内容预览:
文/ 葛炳芳引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育部,2020)(以下简称《高中课标》)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育部,2022)(以下简称《义教课标》)一脉相承,都强调了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开展英语教学,认为“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教育部,2020),定义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义教课标》将“主题语境”改称“范畴”),并指出,这三大主题语境“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教育部,2020)。而要“在真实情境中围绕主题开展教学,根据主题设计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认知和非认知学习目标”,其“基本设计单位是主题”(程晓堂,2018)。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学习语言、获取新知、探究意义、解决问题,逐步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学习,确保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思维品质提升、文化意识建构和学会学习的成长过程(教育部,2022)。那么,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如何理解“主题”“话题”“主题意义”?三者之间是什么关……
新来的客人【点此注册】查看文章
已注册会员【点此登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