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发挥退居二线领导同志作用的调研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16浏览:2896下载175次收藏

近几年来,随着国税征管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税工作对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国税系统机关和基层退居二线的同志也越来越多。他们刚刚五十出头,资历深,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如何防止“隐性减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安心岗位,发挥“余热”,为国税事业再建新功,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现状──岗位一退思想跟着退

  随着国税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基层县局、分局领导干部全面实施竞争上岗,正副职退居“二线”的干部呈逐年增加的态势。这些同志中,有的年事虽长,但身强力壮;有的社会接触面广、协调能力强;有的在国税系统内外有较强号召力和影响力;当然也有身体有病,家庭困难较大的。

  这些同志退居二线后,平时精神面貌如何、工作积极性如何,对国税系统的全面建设将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积极因素发挥得好,可以为年轻同志树好榜样带好头,促进本单位工作积极稳妥地开展;反之,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一些工作陷入被动。

  原因──多方因素困扰二线干部
  (一)心态问题
  一是失落感。部分同志对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制度不适应。过去,他们在领导岗位上,教育部属,安排工作,习以为常;而今不像从前,受人教育,听命别人,总觉得低人一等。因而神情忧郁,闷闷不乐。

  二是空虚感。多数退居二线的同志目前处于闲置状态,而这种状态使他们产生错觉,认为50多岁的人就老了、不行了,反正是吃闲饭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回事,内心空虚,当闲差,混日子。

  三是挫折感。不良的社会风气伤害了退居二线干部的心,从以前的热情相迎到而今的冷眼相待,社会温度变化的巨大反差,让退居二线的干部心理严重失衡。

  (二)处置失当

  基层领导干部退居二线缺乏严格的标准和条件。基本采用的都是简单化的处置方式:

  一是按年龄一刀切。为避免相互攀比而罔顾其他情况,只要档案记载达到了规定年龄就得下。

  二是为回避矛盾变通处理。有些50多岁的同志在一单位“为官”多年,调他下基层又不情愿,不如让他们退下来。

  由此可见二线干部处置因素较多,且尺度不一,难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发挥退居二线领导同志作用的调研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