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张思雨,王玉炯*,曾 瑾*(1.宁夏大学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银川 750021;2.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银川 750021)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短杆状、无鞭毛、不运动、有荚膜、可形成内生孢子的专性厌氧的革兰阳性菌。该菌能产生至少18种外毒素和酶类;传统上,依据其产生的主要致死性毒素与其抗毒素的中和试验可将产气荚膜梭菌分为A、B、C、D和E 5个血清型,而在2017年美国安娜堡举行的“第十届梭状芽胞杆菌分子生物学及其发病机制”国际会议上对该菌的分类扩展到7个类型(A~G)。其中,毒力较强的主要是A型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C型菌株定义为携带2个分型毒素基因(编码α毒素)和(编码β毒素)的产气荚膜梭菌。该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气性坏疽、肠毒血症、坏死性肠炎(intestine necrotic, IN)难以预防和治疗,流行范围广,从而引起大量的关注。在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人类食源性疾病中,原因通常是病患食用了受到该菌污染的生肉及其制品,这些受污染的食品会由于不当的加工和保存,造成该菌的大量繁殖并分泌外毒素,从而引起食源性感染疾病。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统计,产气……
新来的客人【点此注册】查看文章
已注册会员【点此登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