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以德治官
20世纪末叶,江泽民同志纵览国内国际形势,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这一方针的提出,深化和延展了依法治国的内容和形式,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治标治本措施之一。古人云:为官者,必须有德。只有不断提升其自身道德修养,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平,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因此,以德治国必须以德治官。[大秘书-www,damishu.com,找范文请到大秘书网]
早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曾深刻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官”为民之表率,“官风”决定民风。各级领导干部绝大多数都是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他们的道德行为应成为基层广大干群的楷模和标杆。领导干部对自己所倡导的道德身体力行,就会以自己的榜样和模范行动,来影响广大干群,他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威望。相反,如果领导干部不能以身作则,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言行不一,甚至以权谋私、受贿放私都不以为耻,就不能做道德的表率,以德治官就会遇到很大阻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人们常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就是最简单的概括。事实上,领导干部自身道德水平不高,还会使一些党员干部产生失望情绪,从而降低对自身的道德要求,导致官德毁而民德降的不良后果,给国家、社会带来灾难。
为官要有德,是中国几千年为官者的最基本要求。基于此,我们不难看出,以德治关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影响力来影响和提高广大官员的道德觉悟。所以,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只有达到了相当的思想境界,具备了相当的道德水准,才能担当领导职务,也才能胜任领导工作。关于这一点,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以“修己以安百姓”为最高境界。现在,我们体味这句话,他仍有很强的针对性,仍是正确的。那么,对今天的领导干部而言,这种思想境界和道德要求,又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就是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党性原则,自觉履行“三个代表”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爱民、为民、安民,德治才有保障。
翻开史书,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德治传统国家,道德在整个社会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这个中国历史上
浅议以德治官
本文2006-07-23 15:13:0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63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