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改革要义创新工作举措 探索低成本可持续的文明实践模式
把握改革要义,创新工作举措,探索低成本可持续的文明实践模式
近年来,九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工作部署,立足乡村振兴战略,从九台实际出发,聚焦群众需求,精准发力施策,推出“八字工作法”,努力探索低成本可持续文明实践模式。2019年10月,九台区文明实践活动由省级试点升级为国家试点。2020年5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从全国500个试点县(市、区)中选取九台区等10个县(市、区)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先行试验区。
一、坚持高位统筹、顶层设计,突出上下贯通、多方联动,构建多层次文明实践体系
九台区把文明实践放在乡村振兴坐标系、全面深化改革大格局中定位谋划,坚持高位统筹、顶层设计,党政同责、齐抓共管,举全区之力予以推动。
(一)明确三个导向。区委高度重视重视文明实践工作,通过多次研讨,全区各级班子认识到搞好文明实践,领导重视是前提、群众参与是关键,按照“抓两头、促中间”的思路,系统谋划、全面推进,
、把文明实践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结合九台区工作实际,树立鲜明的工作导向,引领文明实践工作高起点起步、高标准开展。强化目标导向,立足试点定位,理清工作思路,着眼本地实际和群众需求设计活动项目,制定出台《九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九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这一目标,明确了重实践、育特色、抓创新、提素养的工作要求,着力在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上下功夫,为文明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遵循。强化群众导向,在全区17个乡镇街、283个村屯集中开展“文明问需”实践拉练活动,通过进村入户、实地踏查、走访问需,对全区群众的人员构成、生产生活方式、思想状况、各类需求等进行调研梳理,根据不同群体特征,分类确定文明实践路径、方法、主推项目。强化问题导向,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道德信仰缺失、精神文化生活单调、乡风文明素养不高等问题,针对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不良风气,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结合实际探索务实管用长效的措施和办法。
(二)搭建四级阵地。通过整合全区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和活动资源,建设文明实践点、基地566个。着力构建 “一主多点”的阵地体系,全面形成区、乡、村三级贯通,中心、所、站、点(基地)四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区、乡、村三级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为主阵地,依托文体场馆、公园、广场等文化设施,鼓励引导民间社团、文艺团体、社会公益等组织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创建文化中心户、志愿服务中心户。结合九台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实际,把企业和新型合作组织作为第四级阵地,采取典型引路、榜样示范、观摩实训的方式,打造了纪家街道凤财农业机械化农民合作社、经济开发区兰舍硅藻泥公司等30个非公组织实践点,利用农村合作组织、非公企业的人才、技术、场所等资源,拓宽实训渠道,宣传带动群众,开展针对性、实效性培训服务。
(三)打造七个服务平台。根据文明实践活动需要和基层群众需求,在机构、权属、设施不变的前提下,统筹整合科教文卫和党群等30多个部门、单位资源,集中打造理论政策、教育关爱、平安法治、文化体育、科技科普、文明风尚、健康卫生等七个开放共享的服务平台,承接并组织实施区文明实践中心派送的具体工作任务,共汇集阵地资源1445个、活动资源287个、乡贤骨干能人2000余名。全区30多个平台部门分别对接包保1-2个示范村(社区),根据乡村特色,发挥自身职能,打造“一村一品”,实现文明实践互动共建。
二、创新“八字工作法”,突出群众主体、知行合一,探索可借鉴文明实践路径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紧密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选准工作切入点、发力点、落脚点,深入挖掘实践内涵,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探索完善了“领、帮、引、带、聚、融、推、享” “八字工作法”。
(一)三级班子“领”,领出新导向。充分发挥区委、乡镇党委、村党组织三级班子主导作用,实现党委牵头、系统谋划、全面推进。坚持“书记抓”,做好政治引领。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打造成一把手工程,区委书记重点抓统筹谋划,亲自担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乡镇党委书记、村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担任文明实践所长、站长,全面压实各级工作责任,形成了“
把握改革要义创新工作举措 探索低成本可持续的文明实践模式
本文2020-08-12 18:28:05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22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