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文化旅游名镇三期建设项目建议书
xxx市xxx县xxx镇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三期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建设单位:xxx县xxx镇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xxx
(三)项目建设地点xxx市xxx县xxx镇
(四)建议书编制依据1、《xxx市xxx县xxx镇总体规划(2013—2030)》
2、《xxx市xxx县xxx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专项规划》
3、《xxx市xxx县xxx镇“十三五”规划》
4、xxx镇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五年项目库
5、xxx省对xxx镇2016年的考核指标
二、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十三五”的发展奠定基调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并强调要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xxx省全面持续有效的推进“新型城镇化”
中共十八大召开后,新的领导集体确定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在此大的方针政策指引下,xxx省省委省政府提出 “建好xxx、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方针。2014年9月,xxx省省委省政府颁布《xxx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该规划在全面对接国家城镇化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xxx省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战略任务、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举措,是指导全省城镇化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做大集镇”的小城镇发展思路,省委省政府根据不同镇的特点,在制定重点打造31个省级重点示范镇的措施之后,又适时提出建设31个文化旅游名镇,凸显 “人文xxx”的特点。xxx县xxx镇被列入31个文化旅游名镇的名单之中,同时也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得到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3、“一带一路”加快xxx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步伐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xxx加快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契机。借助这一战略,未来大xxx将打造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逐步建设成富有东方历史人文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世界文化之都。十三朝古都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不仅成为大xxx的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的源动力,更能促进xxx旅游业的发展。作为xxx旅游业中的组成部分,xxx镇的旅游业也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落实省市对建设“文化旅游名镇”的政策要求
2011年xxx镇被省政府列为xxx省文化旅游名镇,省、市计划连续三年每年分别拨付我镇500万元专项资金,再给200亩土地增减挂钩指标用于xxx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今年是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的第四年,该项目建议书所列项目也是省市下达我镇的重点考核指标。
另一方面,xxx镇在xxx省31个文化旅游名镇中具有特殊性,其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有效落实系列建设项目,未来的xxx必将日久弥新、朝气蓬勃、精致多彩,xxx的明天将成为大秦岭地区深处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不仅将丰富xxx省文化旅游名镇的发展思路,也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发展寻求一种新的途径。
2、落实中央“精准扶贫”工作精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要求
xxx镇地处秦岭深山,这里多山川,少平地,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xxx镇省级文化旅游名镇进行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有利于解决山区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等突出问题,同时xxx镇旅游的发展也会有效解决农民经济来源单一和因退耕还林而导致的劳动力富裕的问题。
xxx镇景区交通设施、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环卫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xxx镇旅游产业发展。一是交通设施条件差。景区道路养护管理跟不上,损毁严重。二是景区安全设施不完善。部分景点和路段没有安装防护栏,危险处未设立警示标志。三是旅游服务配套不足,接待水平有待提高。旅游产业链条短,产业化水平低。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项目的实施将会着力解决旅游服务设施配套等问题。
综上,项目的建设实施将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城镇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山区人民尽早摆脱贫困,这也是落实中央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
3、落实“生态文明”,保护好大xxx水源地的要求
xxx镇地处秦岭腹地、xxx源头,属xxx饮水的水源涵养地,也是xxx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生命线,担负着xxx800多万市民的用水任务.负有保护秦岭生态和黑河水源的重任,目前xxx镇缺少必要的环境保护设施。景区内没有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保洁员和公厕、果皮箱等环卫设施配备数量严重不足。xxx镇省级文化旅游名镇环保设施的建设有利于秦岭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从而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目的。所以项目的建设又是生态保护的要求。
4、落实城镇总体规划关于保护文化遗产的要求
xxx镇境内保存有大量各类古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代表文
省级文化旅游名镇三期建设项目建议书
本文2016-05-27 10:57:51发表“模板范例”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89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