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0年度综合目标任务落实情况汇报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11-01-06浏览:2748下载183次收藏

今年以来,农牧局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及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奋斗目标,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为抓手,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努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力促进了生态型现代都市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7.93亿元,同比增长10.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96元,同比增长8.13%;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一、2010年工作情况  

(一)以优化结构为主线,全力推进现代都市农业  

粮食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全年完成粮食生产15.96万亩,其中小麦1.92万亩、水稻11.12万亩、玉米2.91万亩;落实良种补贴资金22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力推行粮食高效生产模式,认真开展“黄河金岸”10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年内新建3.2万亩;落实粮食高产创建2.03亩,其中万亩示范片1.01万亩、千亩展示区0.81万亩、核心攻关点0.21万亩,粮食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特色优势产业健康持续推进。一是加大扶持力度稳扩规模,引导农民新建花卉二代温室1401亩,其中大新镇708亩、掌政镇693亩;完成花卉种植4479.7亩,其中鲜切花1847.7亩。同时,加强花卉流通体系建设,着力拓宽销售渠道,花卉产业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二是以挖潜提质增效为突破口,进一步调优调高蔬菜品质和产量,全年落实蔬菜播种面积6.6万亩,其中设施瓜菜5.35万亩。三是狠抓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健康养殖,有力推动了畜牧产业发展。奶产业形势回升向好,年未存栏达3万头;启动总投资4.17亿元、存栏规模3.6万头的万亩奶牛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项目,发展后劲进一步夯实。肉牛羊养殖稳步推进,肉牛饲养1.28万头,羊只饲养14.3万只。生猪饲养实现阶段性盈利,达到5.5万头。禽类产品供应充足,达到84.2万只。四是合理开发利用宜渔资源,努力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全年落实水产养殖2.43万亩,其中精养1.02万亩、成鱼养殖0.79万亩;完成名特优新水产品主套养2.31万亩、稻田养蟹850亩、河蚌育珠120亩,种植荷花120亩,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农业产业化水平扎实强劲提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组织人员编制完成《兴庆区生态型现代都市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进一步优化辖区农业发展方式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力开展农业招商,着力落实“项目建设年”各项目标责任,争取国家、区市各类农业项目36个,到位资金4054万元,全力加大“基地建设、科技服务、市场营销、基础配套”方面的扶持力度,支持农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同时,积极协助涉农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有力推动了优势产业向强势产业的进一步转化。目前辖区共有各类农业化组织92个,从业人员4488人,产业化销售收入4.35亿元,上缴税金1492万元,产业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  

(二)以循环农业为抓手,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一是结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农村能源及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步伐。新建小型户用沼气150户、联户沼气4处、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1处;扶持沼肥加工场2个,有机肥年产量达1万吨;实施以安装太阳能路灯、热水器、秸杆固化炉为主的清洁能源示范村建设,落实清洁能源用户1500户,农村使用清洁能源农户比重达83%。二是加快庭院式农家乐专业村建设,支持设施农业园区选择温棚向观光休闲、餐饮采摘等多项目发展。同时,继续发展生态休闲渔业,不断丰富适水产业发展内涵。年内辖区各类“农家乐”接待游客18万人次,营业收入达1500万元,乡村旅游已成为兴庆区生态农业的亮点,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三是积极配合牵头部门,扎实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三)以建章立制为核心,努力规范经营管理秩序  

积极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全力抓好土地承包流转、集体资金审计和专业合作组织监督管理,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认真督查指导乡镇、涉农街道办事处的二轮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纠纷排查等工作,排解农民土地纠纷6起。进一步完善制度、严格程序,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法流转,累计流转土地16111亩,其中转让7248亩、出租8243亩。强化集体资金使用、村干部任期财务、各级财政补助资金等方面的审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积极鼓励、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制定了年终考核测评办法,并定期督查运行情况,力促其健康规范发展。目前辖区各类农民合作社达50家,其中工商注册29家;合作社共有会员4936人,辐射带动农民9400多户,示范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以提质增效为动力,着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农业科技资源,进一步强化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以花卉产业为突破口,积极开展院县技术合作,聘请4名花卉专家常年开展服务,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应用步伐,着力破解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同时,建立花卉技术研发中心,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0年度综合目标任务落实情况汇报

点击下载
分享: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