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退耕还林农户政策对耕地配置变化影响分析
摘要:文章依据安康市汉阴县蒲溪镇东升村和平利县长安镇高峰村的农户数据,就退耕还林政策对陕南退耕还林区域农户耕地配置变化的影响及效益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就陕南退耕还林农户增收和退耕还林持续进行,提出了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陕南;退耕还林;耕地配置
陕南地区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作为治理陕南地区水土流失主要措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生态意义。已有研究成果表明:陕南的退耕还林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但可持续性堪忧。退耕还林的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退耕还林农户收入的可持续增长,而退耕还林农户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实现劳动力、耕地等资源的市场重新配置。
一、分析的基本假设与推论
(一)退耕还林后农户的选择
退耕还林后,农户面临四种可能的选择:租入耕地,维持原经营规模甚至扩大经营规模;出租剩余的全部或部分耕地,劳动力转入第二、三产业;经营剩余的耕地,不做任何选择,期待政府退耕还林补助的提高;对剩余的耕地实行兼业经营,主要劳动力转入第二、三产业。
农户选择第一种与第二种,则退耕还林政策必然对农户耕地配置变化产生影响;否则,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耕地配置无影响。
(二)分析的基本假设与推论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首先作两个基本假设:一是农户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有能力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二是耕地配置变化主要是通过农地市场实现的,退耕还林区域的农地市场比较成熟(农地市场比较成熟是指不存在限制农地交易的不合理因素,农户可以方便地获得农地供求信息),农户租入或转入、出租或转出耕地的交易成本很低。
如果上述基本假设成立,则有如下推论:
1、在退耕还林具有强制性的条件下,无论政府给予退耕还林补助多少,农户必须退耕,只能在这些方案中选择对自己较为有利的。在农户面临的四种可能选择中,第三种选择将增加单位耕地或单位农产品的机会成本,对农户不利;第四种选择对农户较为有利,但农户对剩余耕地实行粗放经营的概率较大,具有农产品单产下降、整个社会福利降低的风险;第一、二种选择对租入耕地农户和出租剩余耕地农户以及整个社会都较为有利,对租入耕地农户而言,经营规模扩大意味着单位农产品人力成本的降低,对出租耕地农户而言,将因当前第二、三产业的单位劳动力收入大大高入农业而获益,对整个社会而言,农户的这种选择符合国家工业化、城镇化战略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趋势。因此,第一、二种选择是各方都满意的。
2、在退耕还林不具有强制性的条件下,当政府给予的退耕还林补助高于农户利用退耕地种粮的纯收益时,农户的选择与强制性条件的选择相同;当补助低于农户利用退耕地种粮的纯收益时,农户将选择复耕,甚至收回已出租的耕地,从而迫使政府不断提高退耕还林补助或者默认退耕还林政策失败。
因此,
关键词:陕南;退耕还林;耕地配置
陕南地区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作为治理陕南地区水土流失主要措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生态意义。已有研究成果表明:陕南的退耕还林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但可持续性堪忧。退耕还林的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退耕还林农户收入的可持续增长,而退耕还林农户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实现劳动力、耕地等资源的市场重新配置。
一、分析的基本假设与推论
(一)退耕还林后农户的选择
退耕还林后,农户面临四种可能的选择:租入耕地,维持原经营规模甚至扩大经营规模;出租剩余的全部或部分耕地,劳动力转入第二、三产业;经营剩余的耕地,不做任何选择,期待政府退耕还林补助的提高;对剩余的耕地实行兼业经营,主要劳动力转入第二、三产业。
农户选择第一种与第二种,则退耕还林政策必然对农户耕地配置变化产生影响;否则,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耕地配置无影响。
(二)分析的基本假设与推论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首先作两个基本假设:一是农户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有能力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二是耕地配置变化主要是通过农地市场实现的,退耕还林区域的农地市场比较成熟(农地市场比较成熟是指不存在限制农地交易的不合理因素,农户可以方便地获得农地供求信息),农户租入或转入、出租或转出耕地的交易成本很低。
如果上述基本假设成立,则有如下推论:
1、在退耕还林具有强制性的条件下,无论政府给予退耕还林补助多少,农户必须退耕,只能在这些方案中选择对自己较为有利的。在农户面临的四种可能选择中,第三种选择将增加单位耕地或单位农产品的机会成本,对农户不利;第四种选择对农户较为有利,但农户对剩余耕地实行粗放经营的概率较大,具有农产品单产下降、整个社会福利降低的风险;第一、二种选择对租入耕地农户和出租剩余耕地农户以及整个社会都较为有利,对租入耕地农户而言,经营规模扩大意味着单位农产品人力成本的降低,对出租耕地农户而言,将因当前第二、三产业的单位劳动力收入大大高入农业而获益,对整个社会而言,农户的这种选择符合国家工业化、城镇化战略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趋势。因此,第一、二种选择是各方都满意的。
2、在退耕还林不具有强制性的条件下,当政府给予的退耕还林补助高于农户利用退耕地种粮的纯收益时,农户的选择与强制性条件的选择相同;当补助低于农户利用退耕地种粮的纯收益时,农户将选择复耕,甚至收回已出租的耕地,从而迫使政府不断提高退耕还林补助或者默认退耕还林政策失败。
因此,
陕南退耕还林农户政策对耕地配置变化影响分析
点击下载
上一篇: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特征和模式研究下一篇:农村信用社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探析
本文2010-08-18 10:19:46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7474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