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我国政府公信力问题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482下载248次收藏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整体发展迅速。然而近年来随着一些社会危机、社会事件的发生,人们关注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出现问题,政府公信力正在弱化。文章介绍了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概况及其地位,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社会公众两方面分析了可能导致政府公信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一些改善政府公信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信任;信任关系
 
    一、政府公信力及其地位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获得公众信任的一种能力,它反映了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持信任态度。它是政府和社会公众两个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的体现。一方面,政府制定公共决策、执行公共政策等方面将对社会公众产生影响,并由社会公众对其进行评价;另外一方面,公众对于政府的评价将影响政府的影响力及号召力,社会公众与政府部门与组织人员之间形成一定的信任关系。信任作为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等方面的关键因素。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与整个社会公众之间信任关系的表现,同时也引导着整个社会其他各个方面的普遍信任关系。良好的政府公信力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稳定快速发展的核心。
 
    (一)政府公信力可以增强政府的政治合法性
 
    政治的合法性是对统治权力的认可,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对其行使公共权力的认可程度。政府为管理人民的公共事务和服务人民而产生,人民赋予其公共权力,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在行使公权力时应该诚实守信、遵宪守法、践行承诺。同时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信任能够增强双方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会群众对于政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提升可以增强政府存在的合法性。
 
    (二)政府公信力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
 
    信任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本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在经济学家对信任的研究中发现,这种信任关系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决定市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资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政府维护市场规则和秩序、弥补市场的缺陷和不足。政府公信力的提高和维持必然自然有助于市场经济中普遍信任的建立,从而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稳定快速的发展。
 
    (三)政府公信力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们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大力提倡精神文明的建设发展。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人无信不立”、“言必行,行必果”的说法,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良好的政府公信力可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社会公众继承前人的优秀传统和优良美德,促进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发展。
 
    (四)政府公信力是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由于政府可以做到取信于民,那么必然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而稳定的社会环境势必会带来良好的社会秩序。政府公信作为一种主观自愿机制,同公共权力的强制机制一起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然而如果政府失信,那么社会成员则会失去对政府的信任感和个人归属感,进而引发诸多的因保护自身权利而与他人及政府部门抗争而引起的社会性动乱事件,进而增加不稳定的社会因素。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概况
 
    自198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我国政府公信力问题

点击下载
分享: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