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供方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摘要:当今社会,一个组织通常已不可能依靠自己单一的力量完成产品所有过程,供应链的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提高组织的供方质量管理绩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针对组织对供方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宜性,文章提出了组织应重视供方质量能力的评价、合作重在“长期”与“互利”、组织应建立稳定系统的供方监控体系三个观点。
本文围绕组织采购控制中的“供方管理”这一问题,分析了标准对供方管理的要求,指出组织在供方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工作体会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探讨了供方管理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供方管理 适宜 有效 组织采购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也越来越强,在供方——组织——顾客这条供应链中,供方管理占据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它被称为供应链上的“战略性源头”。如果对供方管理缺乏有效的控制,将直接影响组织产品的整体质量,甚至导致组织失去顾客、失去竞争力。因此,如何提升组织的供方质量管理绩效,成为众多组织进一步探讨的对象。
个人认为,合格供方的基本标准应该归结为:信誉可靠,价格公平,质量可靠,渠道稳定,供货及时,配合良好,售后服务好。那么如何对供方的管理如何进行考核呢?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步骤!
一、重视供方质量能力的评价
组织在选择供方时,则应根据供方所提供产品对本组织产品的影响程度,对供方进行分类,确定不同供方的不同评价准则,对重要产品供方应全面评价供方的质量能力,综合考虑供方的人力资源配置、基础设施能力、供方的产能与许可范围、产品质量控制水平、质量成本控制等等。在重视硬件产品质量同时,还应关注供方服务质量,这也是供方交付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合作重在“长期”与“互利”
在供方关系的维护和发展环节上,组织首先应定位与供方的关系。在传统思维上,供方与企业是对立的,采购价高了,供方赚了,但企业就亏了,这是一种彼长彼消的关系。在现代企业中,管理成本是组织
浅析供方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本文2010-05-30 15:48:35发表“工矿企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66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