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资金流动性过剩原因及对策浅析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420下载289次收藏

(漳州师范学院 管理科学系,福建 漳州 363000)
摘 要:阐述了我国资金流动性过剩现状,从理论和实践 两方面分析了我国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中国经济;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24—0021—02
1 资金流动性定义

资金流动性是指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居民和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银行承兑汇 票、短期国债、政策性金融债、货币市场基金等其他一些高流动性资产,都可以根据分析的 需要而纳入不同的宏观流动性范畴,同时流动性的具体形式深受金融机构及其实际活动方式 变化的影响。一般“流动性”定义可以分三个层次:①商业银行超额储备金;②广义货币m2 ;③整个社会的金融资产。
2 我国资金流动性现状
2.1 实际货币存量高于均衡水平

表现为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2005年和2006年我国gdp总量分别为182  321亿元和209 40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9.9%和10.7%,m2的总量分别为298 755亿元和345 57 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9.1%和15.7%,我国的实际货币总销量和增长率均大幅超过gdp的总量 和增长率。
2.2 准货币(m2-m1)的持续增加

即“喇叭口”持续存在甚至扩大,我国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的差额已经从2005年1月 的160 629亿元扩大到2006年12月的219 549亿元,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增强,准货币的持续增 加,表明现实的货币供给已经超过了实体经济需求,这些“剩余流动性”就转化为暂时不投 入使用的定期存款,其潜在危害是可能导致泡沫经济。
2.3 企业所面临的可用资金较松

近年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加速,企业贷款利率 偏低,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票据贴现、短期融资券、股市和企业债等方式较易获得资金。
2.4 金融机构存贷差的持续扩大和存贷比的持续走低

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差从2004年1月的50 010亿元,增长到2006年12月的110  148亿元,翻了一倍还多。
2.5 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宽松

银行间市场利率被视为流动性是否过剩的关键表征,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7天 拆借利率为例,其加权平均利率从2004年1月的2.3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国资金流动性过剩原因及对策浅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