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几点思考
建设法治政府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根本问题就是要依法办事。能不能在指挥中、在组织中、在决策中依法进行,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而学法、知法、用法是全
面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根本途径。
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是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当今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新形势下探索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进一步提高其法律素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出台为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条件
《行政许可法》的正式实施,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法治建设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使我国各级政府逐渐转变为:第一、责任政府。消除了人们以前片面地认为政府就是行使权力,把行使权力当作政府唯一存在方式的观念,树立了承担责任是政府的第一要义、行使权力过程就是履行职责过程的理念。第二、有限政府。过去的政府是全能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结果降低了政府的行政能力。《行政许可法》严格限制了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范围,政府作用和权力的使用应当是有限的,一切活动都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第三、服务政府。传统的行政理念将“管理方”与“被管理方”对立起来,是“管制”与“服从”的关系。《行政许可法》把便民、高效作为立法的重要原则之一,要求政府不仅是管理的政府,更应是服务的政府。第四、透明政府。《行政许可法》将公开、透明问题由“道德自律”转变为“法律强制”,这样有利于保障公民对行政管理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促进政府严格依法行政,消除由“暗箱操作”带来的腐败问题。第五、诚信政府。《行政许可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行政领域的诚实信用、信赖保护原则,不仅有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和形象,提高办事效率,而且增强了政府的号召力和公信力,同时也提高了领导干部的凝聚力。第六、人本政府。《行政许可法》的立法旨之一就是方便群众,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要求设定行政许可必须遵循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体现“法以民为本”的鲜明特色,以培养人、塑造人、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帮助人入手,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与《行政许可法》相对应,去年3月22日,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其内容涉及推进依法行政的七个方面: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制度建设;法律实施;科学民主决策和政府信息公开;社会矛盾解决机制;行政监督;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并对政府机关规定了四条措施:第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第二、明确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第三、定期报告推进依法行政的工作情况。第四、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同时,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
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几点思考
本文2006-02-06 19:32:0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47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