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中心城市生活宜居品质提升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我市中心城市生活宜居品质提升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市政协社法委
按照市政协2021年工作安排,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组织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市政协委员组成调研组,就我市中心城市生活宜居品质提升建设工作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背景
城市建设既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对于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对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我市持续实施打造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战略,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力度加大,城市面貌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对照中心城市的高标准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我市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为此,市委市政府把全力推进xx建设高品质中心城市作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并在xx“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市政协把推进我市建设高品质中心城市作为常委会专题协商课题,由社法民宗委牵头,联合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住建局等部门和政协委员组建专题调研组,在4月-6月期间,先后到四川省雅安、眉山、宜宾等地和xx市区进行实地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3次,向市民群众发放调查问卷500份,累计收到意见建议135条。经过梳理和分析,形成了这个调研报告。
二、近几年我市中心城市建设主要成就
市委市政府持续实施打造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战略,通过加快xx中心城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使城市生活宜居品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1.优化提升,城市交通更加便捷。以打通“断头路”为重点,建成投用了xx大道、环城北路、文化南路等一大批主、次干道和城市支线,道路总里程达549.83公里、1512.69万平方米,建成了绕城高速通道以及榆阳河大桥、环城北路跨榆溪河大桥、文化路沙河桥等40座桥梁。初步形成了以太中银、包西、浩吉、神朔、靖神铁路为主动脉的干线铁路网。2020年,xx榆阳机场升级建成4d机场,客流量位居全省第二、西北支线机场第一。
2.高效治理,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积极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完成了榆溪河、榆阳河、沙河、芹河四条河流59个污水直排口治理,2019年6月份,xx市申报成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在中心城区扎实开展“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建设百万亩环城森林圈,建成榆溪河生态长廊,东沙季鸾公园、沙地公园、运动公园以及32处社区公园。
3.以人为本,城市功能逐步完善。相继启动了第四、五版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通过发展多点商业圈,发挥中心城市更强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先后建成市科技馆、市档案馆、xx大剧院等重大社会公益项目,全面启动了“四馆两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东沙文体馆、体育中心、会展中心)和科创新城建设工作。
4.紧扣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教育资金337.31亿元,新建各类学校104所,精准补充各类教师2301名,引进国内知名学校合作办学9所。医疗领域累计投入资金23.33亿元,组建4个医联体41个医共体,新建市第五医院(精神病院),完成了市第二医院整体搬迁和市第一医院xx院区改扩建工程。新建了一批互助幸福院、区域敬老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公办民办各类养老机构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了每千人40张。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补尽补、应保尽保。
三、存在问题
纵观“十三五”期间,我市虽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带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但由于底子薄、积累问题多,中心城区宜居环境建设和管理工作距离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规划的引领作用不明显。“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理念尚未形成,城市规划缺乏权威和严肃性,随意性比较大。城市设计缺乏地域特色和丰富多样性。有些规划与实际严重脱节,市民需求得不到必要的反映,降低了市民对规划的信任和关注。一些项目还存在不按程序报建、未批先建、批少建多、违法占地的现象。一些单位和个人的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乱修乱建、乱搭乱占行为时有发生。
2.城市管理和社区治理不精细。城市管理方面立法进度与社会发展需求不匹配,市区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没有理顺,市直部门与榆阳区、高新区、科创新城管理体制不顺畅,导致民生领域建设和管理发展滞后,干部群众意见很大,规划建设“两张皮”顽疾亟待解决。城市管理智能化科技化及专业化程度较低,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相对欠缺。如对停车场的设置和管理与市民要求存在很大距离;对流动商贩随意设摊、农贸市场脏乱差、共享单车乱停放、背街小巷环境卫生和市政设施破损等现象的管理整治力度与市民期盼也还有差距。
3.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城区路网功能差,公交运营水平不高,
我市中心城市生活宜居品质提升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本文2022-02-05 17:01:43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29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