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卫体委关于我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教科卫体委关于我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为推进我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近日,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与市文旅系统、xx学院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调研组,调研了横山、绥德、米脂3县区,并赴东北三省进行了考察,通过听取介绍、实地走访、座谈研讨等方式,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状况进行了调研,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历史文化资源现状及保护情况
(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类型较为齐全
xx是陕西文物大市之一,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文物数量多、等级高、类型全。全市现已查明各类文物点13883处,已公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7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61处。重点文物古迹有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石峁遗址,殷墟之外发现的商代晚期规模最大的建筑遗迹清涧辛庄遗址,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建筑群白云山道观,陕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红石峡。xx长城资源丰富,境内保存下来的战国秦长城、隋长城和明长城,分布于我市的府谷、神木、榆阳、横山、靖边、定边六县区,其中明长城遗址1100多公里。xx城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xx还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转折点。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我市8个县30多个村庄战斗生活一年多,留下了大量的革命史迹。
(二)保护措施逐渐规范,文物修缮工作初见成效
近年来,全市文物系统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扎实推进各项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编制了各类文物保护规划。组织完成了白云山庙、镇北台等102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及全市长城的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夯实了文物基础工作。圆满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代表陕西省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并得到国务院普查办的高度评价。三是扎实开展了文物保护宣传教育。依托“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时间节点开展专项宣传活动,深入广泛地宣传文物政策法规和保护案例,增强了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四是加强了文物考古工作。开展了xx境内战国秦汉城址的调查,进一步加强了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对于神木石峁遗址的后续考古发掘,加快推进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五是持续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通过出台规范性文件、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加强文物安全防范设施等措施,切实加强了群众文保员队伍建
教科卫体委关于我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本文2022-02-05 16:56:50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29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