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卫体委关于对陕北民歌传承与保护的调研报告
教科卫体委关于对陕北民歌传承与保护的调研报告
陕北民歌是陕北的文化瑰宝,2008年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遗项目名录。经过十多年的保护,陕北民歌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来讲,发展的水平还不是很高。为进一步提升陕北民歌的保护能力,推动陕北民歌的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根据年度工作安排,近期,市政协教科委组织相关专家、委员对陕北民歌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朝鲜民歌、蒙古族长调保护利用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陕北民歌传承与保护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采取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对陕北民歌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保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采取了静态保护措施,完成普查工作。通过普查,收集整理各类陕北民歌3000余首,编辑出版《陕北民歌大全》一套,《陕北道情》两套,《府谷二人台艺术》一套。组织项目和传承人“四级名录”申报工作。目前,我市有关陕北民歌的国家级项目有4个,xx小曲(入选第一批)、陕北民歌(入选第二批)、清涧道情(入选第二批)、府谷二人台(入选第二批);有关陕北民歌的国家级传承人有4个:王青、林玉碧、王向荣、淡文珍。省、市、县也建立了完善的名录体系。通过政府买单的方式征集个人自费出版的陕北民歌音像、书籍各50多套。二是积极开展动态保护工作。从2006年起,连续举办了六届陕北民歌艺术节。举办了多重视野下黄土高原音乐文化国际研讨会、农民歌手擂台赛、放歌信天游、陕北民歌大家唱等大型活动;举办了世界三大民歌演唱会、世界民歌论坛、中国音协陕北民歌采风团赴榆采风等大型活动;举办了第十届中国散曲暨陕北民歌学术研讨会、陕北民歌高校行、上海信天游交响音乐会等大型活动;排演了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歌剧《陕北歌谣》等。《米脂婆姨绥德汉》三进北京、下广州、到上海,久演不衰,誉满三秦,轰动全国,获得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特别大奖,对传承和弘扬陕北民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每年春节和陕北民歌艺术节期间,在xx老街举办“六楼民间文化展演”,陕北民歌是必演项目。举办陕西省陕北民歌文华奖(xx赛区)大赛。陕北民歌传承创新成果丰硕。《吉祥腰鼓》、《xx美》、《唱美xx走天下》等新陕北民歌不断涌现,为陕北民歌的传承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2013年在北京音乐厅和中国音乐学院举办“找回祖先的声音”经典陕北民歌演唱会、2014年在西安音乐厅举办“歌从陕北来”陕北民歌演唱会,让全国各地的观众更多地了解陕北民歌,为弘扬和创新陕北民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陕北民歌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
教科卫体委关于对陕北民歌传承与保护的调研报告
本文2022-02-05 16:56:39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29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