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政协环资委关于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22-02-05浏览:2187下载275次收藏

市政协环资委关于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根据市政协年度工作安排,2017年4月-5月份,市政协环资委组织部分市县政协委员和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在杨志先副主席的带领下,分别深入榆阳、定边、靖边、横山、清涧、佳县、米脂、榆神工业园区的风能、太阳能产业基地、光伏扶贫示范村,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交流等形式,就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于5月中下旬赴宁夏、甘肃、青海等省区进行了学习考察,调研考察组经过认真讨论,梳理出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我市作为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全国聚集区之一,具备规模开发风电场和太阳能光伏电场的巨大特点。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区域风能、太阳能资源充足的这一优势,通过贯彻落实中省出台的一系列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发展规划逐步完善,风电开发有序推进, 光伏发电蓬勃发展, 新能源项目分布广泛,园区建设初具规模, 产业链条逐步拓展,配套电网建设加快,新能源产业呈现较快发展势头,成为壮大xx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截止2016年底,全市共获得核准,备案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容量1118万千瓦,引进新能源投资主体117家,并网装机容量达到531万千瓦,完成上网发电54亿度,占全市全年发电量的7.7%,可节约标准煤近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3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1.7万吨、氮氧化物排放1.48万吨、废渣近60万吨。在建项目装机容量达到251万千万,开展前期项目容量达334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26.8%,成为陕西的龙头。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并网消纳能力不足,弃风弃光现象严重

主观上,尽管我市在电网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光伏和风电受昼夜光照和气象风力影响,发电稳定性较差,峰谷电差对电网造成负荷冲击较大,且要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电力需另行匹配建设稳定电源用于调谷平峰,所以,电网企业接入新能源电力的积极性不高。客观上,由于近几年全市用电量增长缓慢,又没有建成750kv以上等级的送出通道,输出电网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接入需求,弃风、弃光现象较为严重。2016年风电、光伏企业平均弃风弃光率在20%以上,企业经济效益较差,生产经营困难。根据省国网经研院测算,2015年—2020年xx国网可接纳新能源总量约155—604万千瓦,地电的接纳能力已经饱和,只能考虑南部县区单个规模小于1万千瓦光伏扶贫项目接入问题。国地两家电网现有接纳能力300万千瓦左右,已建成、在建、备案的1118万千瓦新能源产业,有70%以上电力无法上网,我市新能源产业实际上处于阶段性“产能过制”的状况。

二是土地审批政策收紧,供地矛盾较为突出

2015年10月,国土资源部等6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扶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以后,国家林业局2015年11月27日出台了《关于光伏电站建设使用林地有关问题的通知》、2016年5月9日下发了《关于光伏电站建设使用林地有关问题的复函》,文件明确规定了光伏项目选址只能在宜林地和覆盖度小于30%的灌木林地,且没有享受天然林保护工程相关资金补贴的地块上实施。虽然我市宜林地、未利用地总量富裕,但宜林地分散,且大部分享受国补,目前立项中,除定边盐碱滩地上建设的光伏项目用地符合国家政策外,部分光伏项目用地与土地开发利用项目用地形成冲突,不符合用地政策,无法办理征占用林地手续,只有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才能解决。而国土部办公厅为了贯彻6部委联合文件精神,又出台了《关于光伏发电用地有关事项的函》,对光伏发电项目用地政策作为了进一步明确:光伏、风力发电等项目建设占用农用地,所有用地都均应按建设用地管理,不得违规变相使用土地。“以租代征”的终结,使新能源项目前置审批周期延长、土地审批难度增加、用地费用增大,加重了企业负担。项目用地已成为制约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

三是项目配额指标受限,政策环境需要改善

目前全市备案光伏项目中,除规模管理前的17个项目容量147万千瓦、陕发改新能源(2016)1609号明确的21个项目容量97万千瓦、省发改委2016年通过竞争比选方式分配的37个项目容量113万千瓦获得规模指标外,仍有56个项目容量217万千瓦未获得规模指标,将会直接影响项目建成后享受国家政策补贴和电力上网外送。国务院、国家能源局虽先后下发文件,要求各电网企业确保光伏、风电项目及时并网,全额收购所发电量,尽快消除弃风限电现象,但由于中省市配套政策和具体实施方案尚未出台,投资环境、融资环境、人才环境、保障环节都不完善,导致县区之间、企业之间园区设立不科学、汇流站布局不合理,执行政策不平衡,补偿标准不统一。加之企业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市政协环资委关于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