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政协环资委关于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22-02-05浏览:2218下载121次收藏

市政协环资委关于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市城市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根据市政协整体工作安排,市政协环资委组织部分委员和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在杨志先副主席的带领下,深入府谷、神木、定边、靖边、绥德五县和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综合执法局等部门,通过实地调查、座谈交流,以及赴宁夏银川和内蒙乌海、巴彦淖尔、包头等市学习考察等形式,就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xx地处陕甘宁蒙晋交汇地带,南部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北部为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区,全市辖两区十县,总面积43578km2,总人口360多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充分挖掘区位优势、人文优势、资源优势,按照“尊重规律、集约发展、统筹推进”的城市工作总体要求,加快城市发展步伐,力争将xx打造成面向大关中、牵手陕甘宁、辐射大西北、连接京津冀、结盟呼包银、融入新丝路的区域中心战略高地。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城乡规划更趋严谨

1、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圆满完成。为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2013年,编制完成了《xx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规划针对xx地理风貌、人文习俗、资源禀赋、发展条件的差异,确立了“中心引领、三区协同,南聚北优、双人联动”的城乡一体化战略。

“中心引领、三区协同”就是通过全力打造中心城市,形成市域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引领;通过神府经济区、定靖经济区、南部经济区差异化发展,与中心城市联动协调,共同推动xx城乡建设全面提升。

“南聚北优,双人联动”就是贯彻因地制宜、差异发展的思路,强化多年形成的双“人”字型发展轴。北部长城沿线,210国道的“人”字型发展轴上的城镇,结合产业园区建设,优化布局、提升水平;南部黄河沿岸,307国道倒“人”字型则以城镇为重点,以生态、文化、旅游和特色农业为主,促进人口和产业聚集。

2、中心城区及县城总体规划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有效指导xx中心城区建设,2006年,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第四版《xx城市总体规划》。四版总规目标宏大,定位高远,确定规划范围2200 km2,中心城区面积488 km2,城市人口规模2020年达到80万,城市用地规模96 km2,远景规划城市人口100万人,城市面积120 km2。随着xx自身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与对外交通联系、区域合作的持续深化,2015年,又结合“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启动了第五版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各县区也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根据自身特点,在原有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修编完善县城总体规划。目前,吴堡、清涧、子洲三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已通过市政府审批,还需要根据“多规合一”试点成果进行修改。神木、府谷、定边、绥德、米脂,佳县六县县城总体规划已通过省住建厅技术审查,遵循 “多规合一”试点成果要求再次修改后进行报批。靖边县按照“多规合一”试点成果,全面启动了县城总体规划同步修编。目前,全市中心城区及各县区的总体规划覆盖率达到100%。

3、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覆盖广泛。为了将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进一步精细化、具体化,2008年以来,在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中心城区加大了控制性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力度,先后完成了《xx市城市总体设计》《xx古城区城市设计》《xx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xx市绿地系统规划》《xx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xx市中心城区生态水系规划》《xx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及《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等70余项,为城市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环境、景观设计等方面规划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县区也以总体规划为框架,陆续编制完成道路交通、给排水、防洪防灾等专项规划和城市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覆盖面不断扩大,详规覆盖率达到80%左右,形成了以总体规划为统领,以详细规划为骨架,以专业专项规划为支撑的城乡规划体系。

(二)城市空间有效拓展

1、城镇发展体系初步形成。按照“宜居宜业,各具特色,突出重点,分层推进”的原则,以“做美中心城区,提升品质;做优县城,宜居宜业;做大集镇、补齐功能;做好乡村,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交通网络组织引导空间布局,初步构建了“一主三副多点”的城镇发展体系。“一主”即xx中心城区;“三副”即神木、靖边、绥德三个副中心城市;“多点”即府谷、定边、米脂、横山、子洲、清涧、吴堡、佳县8个县城,锦界、大柳塔、东坑等50个重点镇和600个美丽宜居村庄。xx中心城区以“保护利用古城,改造提升旧城,高端打造新城”为切入点,加大建设力度,提升城市层次和品位,促进“两带三区十片”协调发展。神木县以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为目标,加快推动城市发展,形成以煤炭、电力、煤化工为主导产业的新型工业城市;靖边县借助国家西气东输战略枢纽的优势,着力打造以能源化工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宜居城市;绥德县以构筑晋陕宁蒙区域重要交通枢纽及地区性物流中心为依托,逐步形成具有陕北地方特色文化的xx市域南部中心城市。府谷、定边等8个县区,锦界、大柳塔、东坑等50个重点镇和600个美丽宜居村庄,则坚持特色打造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历史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农、工、贸相促进的城镇发展战略。

2、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借助能源经济黄金十年,xx城市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心城区及各县县城建成区面积由十二五初期的172.28km2,增加到十二五末期的209.63km2,城市人口由十二五初期的148.6万人,增加到十二五末期的156.29万人。其中,xx中心城区在2000年撤地设市后,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中心城区由老城逐步向东沙、西沙、高新区扩展,面积达到 63.6km2,人口达到50多万人。神木、靖边、绥德三个副中心城市、县城建成区面积也分别由十二五初期的24km2、28km2、8km2增长到28km2、31.1 km2、13.5km2,人口由十二五初期的15万人、21.33万人、8万人增加到十二五末期的25万人、21.73万人、12万人,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46.3%,其中神木县达到70.3%,府谷县达到66.3%。

3、“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取得成效。2014年,我市被国家四部委列为全国“多规合一”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组织专门力量,深入研究xx市情实际,充分考虑xx发展定位,科学划定了xx市城市开发边界线,确立了中心城区东限、西扩、南控、北禁、中优的发展方向。试点成果于2015年7月通过了省住建厅和国土厅组织的技术审查,并上报国家有关部委。“多规合一”规划蓝本确定,到2020年,xx中心城区城市开发边界12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103.5平方公里;到2030年,xx中心城区城市开发边界14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127平方公里。各县区也积极整合土地、林业、水利、环保等专业规划,合理确定城市建设发展的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强化城市用地管控提供了依据。

(三)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1、基础设施承载力明显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市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着力构建快速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和较为完善的城市供水、排水、供气网络,城市集中供热也取得了突破,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大幅提升。截止2015年底,全市建成市政道路1292.7km,路网密度由2010年的5.72km/ km2提高到2015年的6.24km/ km2,建成城市供水管网1222.28km,供水人口135.83万人,供水普及率90.35%;建成供气管网3149.02km,供气普及率达到84.25%;建成排水管网1581.3km。特别是xx中心城区以打通“断头路”为突破口,建成市政道路372条,429.8km,建成桥梁39座,形成了较为通畅的路网体系,市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有效缓减。

2、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各县区充分依托河流水系、山川地貌等自然资源,以公园建设为重点,以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为突破,以广场道路绿化为支撑,着力整治城市环境。截止2015年末,全市城区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7座,污水处理能力32.05万吨/日,处理率84%;建成垃圾处理厂12处,日处理生活垃圾1.25万吨;建成城市绿地5124.41万m2,绿地率达24.73%,绿化覆盖率达28.92%,人均公用绿地面积达10.50 m2。神木窟野河景观带、杏花潭公园、府谷滨河公园、定边莲花滩公园、靖边五台森林公园、绥德学子大道、滨河大道、米脂貂婵广场、清涧秀延河文化长廊等,为市民提供了优美、舒心的休闲健身场所,赢得了市民的交口称赞。特别是中心城区榆溪河生态长廊、东沙生态公园、沙河公园、xx大道绿化带等一大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质。

3、城市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民生导向,关注百姓需求,为了切实解决城区居民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的问题,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251亿元,新启动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679个,新建、改扩建校舍86.9 万m2,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60所,面积增加42 万m2。其中xx中心城区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校45所。全市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医院34处,投资9.67亿元,医疗机构拥有床位18301张,每千人平均拥有床位由2010年的3.91,提高到5.38。同时大力推行多元投融资机制,培育积极健康的房地产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城市住房建筑面积大幅攀升,人均居住面积由十二五初期的31.22m2/人,增加到十二末期的43.41m2/人。

(四)城市管理不断加强

1、城市管理逐步步入正规化、法制化轨道。面对城市管理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强化了城管监察、执法机构建设和法制建设,市级和神木、府谷、绥德、定边等县区成立了综合执法局或城市管理局,其它县也分别成立城管监察大队、城管办等机构,明确了相应的职责,配置了有关装备,保证了职能、人员、经费“三落实”。针对城管工作的具体特点和要求,整合相关部门法律、法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市政协环资委关于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