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问题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21-12-31浏览:2082下载149次收藏

关于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问题的调研报告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和关键的作用,但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高校被项目化、指标化、碎片化的评价指挥棒牵着鼻子走;在种类繁多的评审面前,学校被占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高校的办学特色逐渐被一些量化的指标所替代。

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下文简称《方案》),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进行全面部署。《方案》提出,“坚持问题导向,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破立并举,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把教育评价改革上升到事关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层面,要求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关键在于“评”。正确发挥高等教育评价的办学指挥棒作用,既是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也体现了政府职能从管制型向监管型的转变,更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义。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应当引导高校从“我被评”向“我要评”转变。

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出发点是“破五唯”。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今年,教育部、科技部又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高校“破五唯”有了具体举措。

指标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破五唯”的关键并不在于指标本身,而是不能“唯”,“破五唯”的本质是不能“唯指标”。大学如果单纯抓指标,忽视打造办学特色,那么大学发展方向就会发生偏离。大学可能在某项排名上一时有所提高,但学校的内涵无法得到真正的提升。如果把指标作为刻意追求的目标,那么指标原本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走到反面,造成高校动作变形,进而影响教风、学风。

学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途径。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以什么口径来评价学科。过去以二级学科为主要口径的评价办法,造成了部分行业背景高校办学特色的缺失。对此,《方案》提出,“改进学科评估”,“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

多元评价的探索

在“双一流”建设方案编制要求里,体现了以一级学科作为评价标准的导向。学科建设和评价的口径从二级学科变为一级学科,体现了很大的进步。前不久,“交叉学科”成为第14个学科门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还根据国家需求布局了集成电路一级学科。除此以外,还有esi、qs、the等学科口径,它们丰富了学科评估的标准。但无论哪一种学科口径,都无法与社会需求一一对应。

比如说,笔者曾参与大连海事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了解到学校学科建设的情况。该校的轮机工程学科在国际海事组织的同类院校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轮机工程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中只是很小的一块,一旦按照一级学科进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问题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