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转型加快建设环XX生态涵养区的调研与思考
推进城市转型
加快建设环***生态涵养区的调研与思考
生态涵养区,一般意义上是指一座城市的生态保护屏障、生态友好型产业基地和市民休闲游憩的重要空间。本次调研提出的环***生态涵养区,从区域上看,是指以通州区环主城周边镇(街道)为主体,同时涉及崇川区、港闸区、开发区、如皋市等部分区域;从功能来说,它是环***主城的生态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们初步考虑,建设环***生态涵养区,就是通过两年左右的努力,使其成为绿地林地湿地融合贯通、生产生活生态相得益彰的特色功能区;再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使其成为兼具生态魅力、品质活力、发展潜力的“三城同创”展示区。
一、建设环***生态涵养区的现实必要性
(一)建设环***生态涵养区,是“三城同创”的有机组成。一定意义上讲,城市的竞争就是环境的竞争、生态的竞争,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谁就能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市党代会提出,开展花园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三城同创”,其核心是打造良好的城市交通、绿地、湿地系统,把***建成宜居宜业富有魅力的城市。环***周边区域人口多、面积大,就拿通州区与市区直接接壤的9个镇(街道)(金新街道〈***高新区〉、兴东街道、先锋街道、五接镇、平潮镇、刘桥镇、兴仁镇、川姜镇、张芝山镇)来说,户籍人口65万人,占市区总人口的27.8%;面积634平方公里,占市区总面积的37.5%,把这一区域的环境整治好、生态修复好,建成生态涵养区,形成主城区外围的绿屏、绿廊,对“三城同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设环***生态涵养区,是接轨上海的重要方面。省委李强书记要求***做好跨江融合、接轨上海的大文章,除了产业的对接、载体的对接,我们理解,还要做好生态的对接、旅游的对接。去年在谋划“十三五”和近期对接上海时,上海的专家学者就指出,***除了土地资源丰富外,很重要的就是生态环境的优势,千万不能走“先建后拆再做生态”的老路,要及早把生态布局好,切实把环境保护好。从周边地区的实践看,浙江这几年大搞生态建设,发展旅游产业、民宿经济,吸引了大量上海人。据统计,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浙江民宿客流爆棚,而上海游客超过了六成。我们要立足放大自身生态优势,把包括环***生态涵养区建设在内的“三城同创”各项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做到位,努力打造上海人休闲旅游、度假养老、投资兴业的首选地。
(三)建设环***生态涵养区,是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的转型发展,首要是产业的转型。环***周边地区除了几个国家级园区外,传统产业仍占一定比重。比如通州区的川姜镇,家纺企业超过90%,亟需提档升级;张芝山镇、先锋街道分别还有20多家印染和钢丝绳企业,改造提升任务繁重。我们必须一方面有序推进产业转移,推动“腾笼换鸟”;另一方面严把项目准入关,着力发展新经济、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努力把环***生态涵养区建成***转型发展的示范区域。
二、当前环***生态涵养
推进城市转型加快建设环XX生态涵养区的调研与思考
本文2017-01-14 16:49:25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9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