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县城乡建设十一五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及2011年工作计划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11-01-02浏览:2860下载170次收藏

  “十一五”期间,xx县城乡建设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主要指标稳步提升,城镇规划逐年完善,城镇建设逐年加快、城镇管理逐年规范,行业监管逐年强化,为“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编制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十一五”承上启下作用尽显,“十二五”目标明确推前促进。

一、“十一五”工作总结

(一)“十一五”期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1.主要指标稳步提升。“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城乡建设固定资产投资42.12亿元(其中2010年15亿元为预计数),比“十五”期间增加了3倍;城镇化率保持了年均递增2.6个百分点,由“十五”末期的26%提高到39%;城镇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期的23.7平方公里拓展到30.6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保持了年均近1平方公里的发展速度,由“十五”末期的12平方公里拓展到15.5平方公里;城市绿化面积、绿化率分别由“十五”末期的125.61万平方米、10.47%增加到544.32万平方米、35.12%。

2.城市规划日趋完善。“十一五”期间,完成了xx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及报批,于2009年2月25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曲政复[2009]15号)实施。修编后城市用地规模近期向东、向南发展,规划面积为24平方公里;远期向南、向北发展,规划面积为36平方公里;远景向东发展,规划面积为50平方公里。结合总规修编,完成了交通、给排水、电力电讯、防灾等专业规划。在总规的指导下,编制了《xx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启动了《xx县城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县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县城旧城区整治改造规划》、《xx县景观规划》等文本编制,工作已进入评审阶段,评审通过后,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将达到95%;县城区各建设地块都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并经规委会集体审批;各单体建筑必须进行规划设计,符合xx城市建筑风格方可实施。

3.县城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以来,在县财政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向上争取资金、银行贷款、出让土地、招商引资市场化运作、处置南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投入城市建设,高强度推进了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行政企事业单位办公楼项目建设。万峰路、鲁布革大道东段、振兴街西段等14条市政道路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对文笔路、白腊街、东屏街等旧城道路进行提质改造,启动了镇塘路搬迁安置小区建设,新安装路灯2173盏;建成学田污水处理厂及25公里配套清污分流管网,启动九龙大道(鲁布革大道交口处至西关街交口处)全长5.3公里截污干管埋设和xx县垃圾处理场二号填埋区工程;鲁布革休闲广场、南片区及花海大道绿化景观、旧城道路绿化改造、街心绿地等一批公共绿地先后建成,占地398.2亩的群众文化公园进入扫尾攻坚阶段,共计新增绿化面积378.39万平方米;实施了九龙大道、鲁布革大道临街建筑物亮化景观及建筑风格改造工程;启动了xx县燃气储备站及燃气管道工程,燃气储配站总面积12002.4平方米,主管网26公里,支管网入户3.6万户,年供气量2340万方,预计2013年实现目标用户通气,将结束我县无管道液化天然气的历史;加强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县城影剧院等项目全面竣工,建成了一批水冲式公厕和星级厕所,百货、建材、农贸等一批专业市场有序发展,县体育馆、县工会职工之家等公共服务项目正在进行紧张施工;南迁行政企事业单位办公楼建设进展顺利,其中,法院、工商局、建设局、教育局、环保局、煤炭局、文化局(含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经济局、江召大队、明达实业公司、民政局、审计局12家已基本完工,大部分单位己投入使用,体育馆、公安局等单位正抓紧施工,其它单位建设方案评审通过,待立项后将陆续开工建设。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5.5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两区三片”城市格局和“三纵六横”道路骨架网络,一个山水园林休闲度假旅游现代化中等城市初具雏形。

4.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我县组建了规划管理局、市政公用事业和城市管理局,完善机构,理顺机制,扼制了违法违章建设行为,彻底改变了县城区环境卫生“一城两制”的管理模式,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整治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变 “行政班时间管”为“晚上9点以前不间断管”,变“一时管”为“长期管”,形成了以路为线、纵横成网、布局合理、覆盖城郊的管理网络和以门前三包、定人、定岗、定路段、定标准“四定”管理、巡逻执法和集中专项整治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辖区内突出影响市容环境卫生一些久治不愈的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市容环境卫生日益改观,城市秩序明显好转;强化了园林绿化、路灯亮化、市政设施管理巡查力度,确保了园林绿化的绿化、美化率,路灯96%以上的亮化率及市政公用设施95%以上的正常运行完好率;加强公共交通、燃气、太阳能、大瓶装水行业的监管力度,涉及到的市民利益和人身安全得到保障,逐步塑造越来越好的城市形象。

5.建筑管理规范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县建筑业发展较快,现有施工企业11家,实现年产值7亿元,管理力度和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在招标办成员单位全程监督的基础上,特邀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场监督,进一步完善招投标监管新机制,全面强化建筑市场准入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工程监管,推行建筑节能,积极推广新型建筑材料应用,建筑市场秩序逐步规范,有序竞争基本形成,重大安全质量事故得到扼制,全县建筑业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6.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优化投资环境,盘活土地资源,吸引各方投资业主,多方争取建设资金,加快发展以住宅建设为重点的房地产业,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7.09亿元,开发建设豪洋时代广场、美仑旭城、安兴润城等楼盘,商住房面积大幅增加,2006年—2010年7月共开发建设商品房11016套,154.92万平方米,本年末可达176万平方米。强化政府住房保障功能,建成廉租住房3.34万平方米、668套,3.65万平方米、730套正在建设中,预计2011年上半年可入住。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缓解了城乡居民住房难问题。

7.村镇建设步伐加快。一是加快了村镇规划编制。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完成板桥、长底、大水井3个乡镇集镇总体规划第三轮修编和450个100户以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的地形测量及“三图一说明”(现状图、规划整改图、规划指导图、文本说明)规划编制,并通过了规划部门评审。二是加大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村镇道路硬化、绿化、供水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三是重点镇(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县有省级重点开发建设特色小镇1个—板桥镇,省级重点旅游小城镇1个—鲁布革乡,市级规划试点建设集镇和村庄3个,分别为板桥镇、阿岗镇和长底乡的民格村。四是新社区和新村庄建设顺利启动。板桥乐岩新村庄和罗雄大水塘新社区建设顺利推进,目前正在进行“三通一平”工程。小城镇(乡镇政府驻地)建设档次和水平不断提升,村容镇貌不断改观。

(二)取得工作成绩的主要经验

1. 坚持规划先行,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做到要建设必须有规划。在规划编制上,走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研究确定的路子,通过科学设计、方案选优、公开征求意见等各项环节,提高规划长远性和前瞻性,确保规划符合城市发展定位。在规划管理上,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严肃放验线,严格核发“两证一书”,坚决做到违反规划的项目不批、不作详规的项目不批、选址不合理的项目不批,做到多留“遗产”,少留“遗憾”;对违规建设行为,重拳出击,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拆除一起。

2.坚持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互促互动。坚持“农业兴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旅游旺县”四条路子,实现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推动城镇化,通过城镇化建设引导要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县城乡建设十一五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及2011年工作计划

点击下载
分享: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