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和战略选择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以自由贸易区形式的经济合作发展迅猛。中国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开展了区域经济合作。从参与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来看,虽然中国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已经同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同时正在协商的自贸协定有5个,涵盖了28个国家和地区。中国要想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获取利益,就要从战略角度积极参与自贸区建设。文章从分析中国参与自贸区的现状入手,结合中国对外贸易的经济特点,提出了几点重要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协议;战略
一、自由贸易区的涵义
众所周知,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fta)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相关协定,相互更进一步开放市场,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服务领域改善市场准入条件,从而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并且成员国或地区保留了他们对贸易区外部世界决策的自由,各国仍各自独立地实行对非成员国的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随着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自贸区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加深,除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争端解决机制等内容外,还可能包括服务贸易、贸易投资便利化、投资自由化、技术性贸易壁垒、环境标准、劳工标准等更多领域的内容。
二、中国参与自由贸易区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摸索中前进,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迅速,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在建设外向型经济、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逐步开始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目前,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初步形成了包括跨洲多边合作论坛、地区性国际组织,建立自由贸易区、双边贸易互惠协定等多层次、多取向、多种方式的合作体系。
在多边合作论坛方面,中国在1996年与日本、韩国、东盟和欧盟领导人共同参加首届亚欧首脑会议。2000年,中国又首先发起并举办了中非合作论坛。2001年有中国参与的博鳌亚洲论坛正式成立。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方面,2001年,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六国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sco),与此同时,中国正在逐步推进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环北部湾经济合作、东北亚经济合作等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但是以上只是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的较浅层次的合作交流,并没有形成制度性的贸易协议,从2001年中国参与的第一个区域多边贸易安排《亚太贸易协议》开始,中国开始积极参与较高层次的贸易合作组织,参与单边和多边自由贸易谈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中国已签协议的自贸区有:
第一,《亚太贸易协定》。《亚太贸易协定》正式成员包括孟加拉国、中国、印度、韩国、老挝和斯里兰卡6个国家,到2006年9月,中国已经根据《协定》实施了三轮关税减让,已向其他成员国的1717项8位税目产品提供优惠关税,并且中国享受《亚太贸易协定》优惠关税待遇的进出口商品总值为3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71.1%。
第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是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中国和东盟10个成员国共创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其中有关货物贸易(《框架协议》)在2004开始实施,到2010年与东盟6国先建成自由贸易区,到2015年与东盟新4国成立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于2007年开始实施,这是中国的第一个服务贸易自由贸易区协议。到2010年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拥有18亿消费者,是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协议;战略
一、自由贸易区的涵义
众所周知,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fta)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相关协定,相互更进一步开放市场,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服务领域改善市场准入条件,从而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并且成员国或地区保留了他们对贸易区外部世界决策的自由,各国仍各自独立地实行对非成员国的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随着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自贸区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加深,除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争端解决机制等内容外,还可能包括服务贸易、贸易投资便利化、投资自由化、技术性贸易壁垒、环境标准、劳工标准等更多领域的内容。
二、中国参与自由贸易区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摸索中前进,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迅速,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在建设外向型经济、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逐步开始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目前,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初步形成了包括跨洲多边合作论坛、地区性国际组织,建立自由贸易区、双边贸易互惠协定等多层次、多取向、多种方式的合作体系。
在多边合作论坛方面,中国在1996年与日本、韩国、东盟和欧盟领导人共同参加首届亚欧首脑会议。2000年,中国又首先发起并举办了中非合作论坛。2001年有中国参与的博鳌亚洲论坛正式成立。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方面,2001年,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六国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sco),与此同时,中国正在逐步推进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环北部湾经济合作、东北亚经济合作等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但是以上只是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的较浅层次的合作交流,并没有形成制度性的贸易协议,从2001年中国参与的第一个区域多边贸易安排《亚太贸易协议》开始,中国开始积极参与较高层次的贸易合作组织,参与单边和多边自由贸易谈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中国已签协议的自贸区有:
第一,《亚太贸易协定》。《亚太贸易协定》正式成员包括孟加拉国、中国、印度、韩国、老挝和斯里兰卡6个国家,到2006年9月,中国已经根据《协定》实施了三轮关税减让,已向其他成员国的1717项8位税目产品提供优惠关税,并且中国享受《亚太贸易协定》优惠关税待遇的进出口商品总值为3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71.1%。
第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是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中国和东盟10个成员国共创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其中有关货物贸易(《框架协议》)在2004开始实施,到2010年与东盟6国先建成自由贸易区,到2015年与东盟新4国成立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于2007年开始实施,这是中国的第一个服务贸易自由贸易区协议。到2010年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拥有18亿消费者,是
中国参与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和战略选择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9:32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7471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