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传导链条的反思
一、金融危机的统计特征——对外贸易
(一)进出口贸易概况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投资-出口拉动型经济结构受到严重冲击。根据近几年的统计,美、日、欧市场占中国出口份额的60%以上,美、日、欧三大贸易伙伴需求的急剧减少,导致国际市场萎缩,使中国进出口贸易下滑(见表1、表2)。
自2008年11月,中国的进出口已经出现连续四个月出口负增长。2009年1月进出口总值1418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29%,首现十余年来创纪录的两位数跌幅。
(二)外贸出口增速
根据海关总署2008年10月31日公布的数据,前3季度中国进出口保持了25%的增速,出口总额为10740.6亿美元,相比2007年同期增长22.3%,进口总额为8930.7亿美元,增长为29%。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目前基本上良好,然而出口实际增长率已降至3%,出现历史最低。贸易顺差明显回落,出现了负增长。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到了6.8%,自2008年11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形势急转直下,月度进出口总值自2001年10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三)外贸顺差的程度
2008年10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增速比上月放慢了0.5个百分点,而进口增速则加快了9.4个百分点,从而使1-10月的出口、进口增速分别比前9个月放缓、增长了0.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扩大势头持续放缓。有研究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1%,中国出口增速就要放缓6%。而美国进口2010年有可能保持零增长,再加上2009年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和近来人民币升值速度的加快,2010年中国的出口增长有可能从去年的25.7%大幅下降为18%,而且存在进一步放慢的可能。
2009年1月份当月仍实现贸易顺差391亿美元,增长102%。但事实上进出口双双下跌,只是因为进口跌幅高于出口,才使得顺差保持增长。
二、危机传导链条一:外贸企业内外交困
(一)经济寒冬,外需不足
华尔街风暴在全球蔓延之际,经济衰退的阴影笼罩在全球经济上空,而这一片低迷已经开始影响依存国际市场的中国出口企业。欧盟和美国是中国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对中国的出口非常重要。如果他们的消费者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中国的出口市场将严重受损。次贷危机发生后,欧美国民财富大幅缩水,信用规模急剧收缩,使得居民消费支出减少。次贷危机还影响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从而减少当前消费。
(二)币坚挺,优势降低
人民币一直保持升值步伐,这次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并加速了美元的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速度。从而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进一步降低,对外出口形成更大的挑战。不少出口企
金融危机传导链条的反思
点击下载
上一篇: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刍议下一篇:浅谈企业的税收筹划
本文2010-08-18 10:19:17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7467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