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的税收筹划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地位已逐步明确,企业越来越关心自身成本的高低,越来越重视税收支出和纳税成本,因此税收筹划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文章通过分析税收筹划的含义、作用及原则,探讨了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方法。
关键词:税收筹划;目标;原则;方法
一、税收筹划的目标与意义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许可的范围内,以税收政策为导向,通过对涉及税收的经济事项进行事先筹划与安排,以尽可能减轻税收负担,达到税后财务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企业税收筹划不仅是一种节税行为,也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税收筹划的目标
企业作为纳税筹划的主体,如何来实施纳税筹划,还是要取决于纳税筹划的根本目的,其目的是减轻税负以实现企业税后收益的最大化,包括以下方面:直接减轻税务负担;获取资金时间价值;实现涉税零风险;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直接减轻税务负担。直接减轻税务负担,减少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企业可以通过纳税筹划,在不违反税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避税、节税,以达到减少税收成本、增加利润的目的。
2、获取资金时间价值。利用资金时间价值,增加企业的盈利机会。对于资金充裕的企业来说,可以运用税法规定范围迟延支付的税款进行投资,获取比资金时间价值更高的投资收益,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机会收益概念;对于资金短缺的企业来说,企业可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关键之处,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善于打“时间差”,合理调度应交未交税款,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从而实现纳税筹划目标服务于财务管理最终目标。
3、实现涉税零风险。实现涉税零风险,是指纳税人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缴纳税款及时、足额,不会出现任何关于税务方面的处罚,即在税务方面没有任何风险。为了规范纳税人的纳税行为,我国税务机关引进了纳税信用等级制度,对于信用等级越高的纳税人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例如,减少对纳税人的纳税检查。纳税人要充分考虑税务机关对本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评价,在既不影响本企业纳税信用等级,又不损害本企业利益的双重目标下进行纳税筹划,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4、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纳税人从事经济活动最终目的应定位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不应该是少交税款。如果纳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仅定位在少交税款上,那么该纳税人最好不从事任何经济活动,因为这样其负担的税款数额就会很少,甚至没有。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既然是纳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那么也理所当然是纳税筹划目的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因此,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筹划活动时,应注意考虑以下方面: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改进生产技术;寻找生产规模的最佳转折点,实现规模经济;促进制度创新,获取超额利润。
5、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治税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要求纳税人依照税法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而且要求税务机关依照税法规定合理、合法地征收税款。由于我国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法制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现实社会中
浅谈企业的税收筹划
点击下载
上一篇:金融危机传导链条的反思下一篇:浅议新形势下的乡镇财政
本文2010-08-18 10:19:17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7467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