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业务发展初探
(中国人民银行 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摘 要: 文章介绍了内蒙古支票影像业务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制约cis业务发展的因素,建 议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系统功能、加大宣传力度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等方面 ,推进支票影像业务良性发展。
关键词:支票影像交换系统;运行;结算;业务发展;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f830.46(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7—6921(2008)23—0021—02
2007年6月25日,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以下简称cis)在全国正式上线运行,使支票异 地结算成为现实。这对丰富结算手段,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cis 在内蒙古上线运行一年来,虽然系统运行平稳,但业务量一直处于较低状态。如何更好地推 广支票影像业务成了急需解决的课题。
1 基本情况
1.1 cis介绍
cis(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是指综合运用现代化影像技术和支付密码等技术,将纸质支票转 化为支票影像信息,通过计算机及网络将支票影像信息传递至出票人开户银行提示付款的资 金结算业务处理系统。该系统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加快我国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步伐、适应我国 经济金融改革发展要求,是大、小额支付系统建成应用后的又一现代化资金结算系统。cis 的优点是:扩大了支票使用范围,改革了支票清算模式,实现了支票截留,全国通用,降低 了票据交换成本,提高了票据清算效率。
1.2 内蒙古cis业务现状
2007年6月25日~2008年6月25日,呼和浩特清算分中心共处理业务4 172笔,金额27 321.18 万元,其中全国业务372笔,金额22 678.72万元,区域业务3 800笔,金额4 642.46万元。 日均业务量约12.09笔(全年按345天计),平均每笔金额约6.55万元。全区12个盟市,日均 业务量约1.01笔;92个票交所,日均业务量约0.13笔。
2 制约cis业务发展的因素
2.1 社会信用环境体系不完善
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够,市场诚信度不高,严重地阻碍了支票的使用与流通。在此背景下, 支票的异地流通,更是大有难度。因为有伪造、变造的假支票,和难以控制的空头支票,让 企业或个人对接受支票心存疑虑。尽管目前防伪技术不断提高,但对那些别
内蒙古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业务发展初探
本文2010-04-27 15:49:44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60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