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砼冬季施工措施初探(崔庆瑞 梅传书 刘衍杰 李辉)
关键词:南水北调 现浇砼 冬季施工 措施
1工程概况
穿黄河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从东平湖至黄河以北输水干渠的一段输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关键控制性项目。按一、二期结合过水100m3/s建设,Ⅰ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1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工程主要由出湖闸、南干渠、埋管进口检修闸、滩地埋管、穿黄隧洞、出口闸及连接段、穿引黄渠埋涵及连接明渠等建筑物组成。
穿引黄渠埋涵及连接明渠工程长580m,其中:穿引黄渠埋涵360m、消力池30m,为两孔有压箱型结构,埋涵单孔净断面尺寸为5×5m、消力池为5×7.33m,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消力池与明渠相接的扭面段长50m,断面由矩形渐变为梯形,底板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两侧为浆砌石扭面挡墙;明渠段长140m,底宽16m,边坡1:3,梯形断面,采用预制砼板护砌。
2砼冬季施工现状
2.1工区气温
工区内年平均气温在12.5-14.5℃之间。12-2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2.6-0.2℃,日最低气温≤0℃的日数多年平均106日,<-5℃日数47日,极端最低气温-20℃;6-7月气温较高,月平均气温26-27.5℃,极端最高气温42.6℃。冬季最大冻土深度46cm。
2.2工期限制
工程穿越位山灌区东、西引水干渠,位山灌区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灌区,居全国第5位,灌区渠首设计引水能力240m3/s,设计灌溉面积540万亩,控制着聊城8个县(市区)90个乡(镇)绝大部分耕地的灌溉任务。自1981年灌区先后承担了6次引黄济津和11次引黄入卫跨流域调水任务,累计引水68亿m3。2009年引黄济津(济淀)放水正在进行,为保证施工、引水两不误,对施工方案进行了调整,先施工尾部消力池段砼,保证冬季施工完毕,以便来年在不影响引水的前提下穿越干渠施工。
2.3存在的问题
冬季施工条件和环境对砼浇筑极为不利,准备工作时间短,技术要求复杂,是质量事故的多发季节。质量事故的出现具有隐蔽性、滞后性,事故处理难度大,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冬季施工存在的问题较多,探讨冬季施工措施,对减少或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非常必要。
3砼冬季施工措施
3.1砼冬季施工
当工区昼夜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2、8、14、20时室外气温观测结果的平均值)连续五天<5℃和最低气温<-3℃时为冬季施工,浇筑砼按冬季施工要求进行。
3.2施工原理
冬季砼施工,水形态的变化是抑制砼强度增长的关键因素。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砼浇筑后逐渐凝结、硬化,直至达到设计强度。水化作用速度与砼原材料和配合比有关,主要随温度的高低而变化。温度升高,水化作用加快,强度增长也快;温度降低到0℃时,砼中部分水开始结冰,逐渐由液相变为固相,参与水化作用的水减少,水化作用减慢,强度增长相应较慢;温度继续下降,砼中的水完全
现浇砼冬季施工措施初探(崔庆瑞 梅传书 刘衍杰 李辉)
本文2010-03-12 15:04:24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51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