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构建地方政府合作机制推进浙江宁波市象山港保护利用(周津象)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800下载137次收藏
  【摘 要】文章通过对宁波市象山港区域的考察,对其资源和环境进行分析并由于涉及不同地区的众多乡镇,着重讨论研究如何构建地方政府合作机制,从而推进在对象山港区域海洋资源的利用中实施生态保护。

【关键词】象山港 地方政府 合作机制

一、象山港区域可利用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做到“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总书记在报告中还指出:“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此,我们通过对宁波市象山港区域的考察,就如何构建象山港区域沿港各县市区及其所属乡镇的合作机制,从而推进保护象山港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一些分析。

象山港是宁波东部沿海沿西南方向楔入内陆的一个半封闭式狭长型港湾,海域总面积563平方公里,岸线总长270公里,有大小岛屿59个。象山港作为一个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是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机综合体。象山港区域内环境优美、资源丰富,集“港、渔、涂、岛、景”五大优势资源于一身,是浙江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海水增养殖基地和多种经济鱼类洄游、索饵和繁育场所,因其独特的地理区位、资源优势,和海洋开发利用功能多层重叠,在宁波市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为此,宁波市对象山港区域的发展利用进行了宏观规划,范围包括北仑区、鄞州区、奉化市、宁海县和象山县的20个乡镇街道。依据国家、省对象山港海域的定位和《象山港保护与利用规划》等宏观规划,确定象山港区域的战略目标是:我国著名的生态型港湾和国家级海洋产业基地。具体发展目标是:国家级生态型港湾;现代海洋产业基地;长三角南翼特色海洋旅游基地;生态居住与休闲度假基地;现代国际港口物流基地。

但是,由于沿港各县市区及其所属乡镇街道追求gdp的需要,近年来对象山港区域开发活动的迅猛发展,象山港大桥、国华(强蛟)电厂、大唐(乌沙山)电厂、春晓油气田等一批大型能源和基础设施以及沿港一些工业园区相继开工建设投产或者规划中。由于象山港是半封闭狭长形海湾,水动力条件较弱,港内与外海的水体交换周期很长(约3个月),港内的海洋自净能力弱,环境容量小,生态脆弱,沿港高强度的建设开发,将对象山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虽然沿港各工程开工前均进行了环境评价,但都是局部和零星的,缺乏从整体上和各工程叠加效应上进行精确评价,这严重威胁着象山港的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系统。具体表现在:

一是工业排放的威胁。从我们考察情况来看,临象山港区域各乡镇街道基本上都有工业区,有的是县市区工业园区,也有的是乡镇自身的工业集聚区,面积从几百亩到上万亩不等。大量的临港工业集聚,并且直接向港内排放废水废料,尤其是小化工、印染、电镀等工厂企业,势必给象山港水质造成极大的威胁。我们和一些负责工业的乡镇领导交流过,他们坦言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

二是热电温水的威胁。象山港沿岸大型的宁海强蛟国华电厂和象山乌沙山大唐电厂已经相继建成投产,鹰龙山和松岙电厂也在规划之中,还有个别小电厂。热电厂采用直流冷却方法,直接吸取象山港海水,使用后温水排回象山港,排水量大。而象山港是伸入内陆的半封闭海湾,海域水动力条件弱,生态环境十分敏感,长期向象山港排放温排水肯定将对海域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影响和不确定性,极易引起象山港局部水域环境物理、化学参数的改变,进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构建地方政府合作机制推进浙江宁波市象山港保护利用(周津象)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