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竹溪县:治理高氟水 送来幸福水(邹蔚烈 汤建军 罗传根)
一、竹溪县探索农村安全饮水投入新机制纪略
2月底,湖北省竹溪县龙坝乡吴坝村党支部书记陈可立告诉笔者,新竣工的集镇蓄水过滤塔全天候输送达标的自来水,村民深情地说:“党和政府治理高氟水,送来幸福泉,饮水安全有保障。”
二、党送幸福水 防治地氟病
地处秦巴山区的竹溪县,是高氟水重症区,村民长期饮用高氟水,多患地方病氟中毒,轻者牙黄骨头脆,重者背驼罗圈腿,甚至四肢瘫痪,失去劳动能力。
多年来,在党和政府关怀资助下,竹溪县致力于农村改水防病与扶贫搬迁工作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峰镇同庆沟村原8组,地氟病最严重,通过整体扶贫搬迁,安装自来水和推广使用节煤降氟炉灶等综合防治措施,村民改变了贫病交加的困境,迅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为全县改水降氟、防治地氟病提供了试点经验。
经国家普查核定,“十五”期未,竹溪县32.6万农村人口中,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的已达8.5万多人,但仍有13万多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的问题,约占41%,10.7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因素。治理高氟水、防治地氟病,仍然任重道远。
近两年,竹溪县把农村饮水安全与防治地方病、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山川秀美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机结合,提出了“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分类配资、政策激励”的农村安全饮水新思路,坚持“政府长期投入与社会筹集相结合”的农村饮水安全投入机制。针对农村多数水利工程超期使用、供水设施老化失修、财政投入资金杯水车薪、农民投工投劳有政策限额、供求矛盾日渐突出的问题,竹溪县积极探索农村水权制度改革和生态水利建设资金投入的新途径,采取“上争资金补助、激励企业参与、受益农民自筹”的方式,整合财政支农扶贫、以工代赈、老区建设等专项资金,用财政政策、激励机制吸引民营业主和有能力的农民出资办水厂、兴水利、经营“小农水”设施。
近两年县财政和水务部门及时安排项目资金,“上争下投”和捆绑使用安全饮水、小农水建设、国债项目等专项资金1500多万元,吸纳社会资金500多万元,解决了8个乡镇集中供水,惠及4万多农村人口和10所农村中小学的饮水安全。截至目前,全县农村累计已有13万多人口实现了安全饮水,水源性疾病大大减少,提高了村
湖北省竹溪县:治理高氟水 送来幸福水(邹蔚烈 汤建军 罗传根)
本文2010-03-12 14:54:25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5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