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就业局工作者建国60周年征文--就业市场变迁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7-06浏览:2061下载273次收藏

在就业局二十多年的工作,最难忘的是就业市场变迁。
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市在繁华市区平海路挂上了职业介绍、技术工人交流服务处的牌子,我们用海报张贴企业招工广告,街上的人不时在张望:这是什么新生事物呢?原来是招收技术工人和农民工等,为企业办理招工录用手续,从那时起,企业和劳动者开始双向选择。
有一年,**向深圳经济特区输送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市场向区城外扩展。深圳某个饭店在**招收服务员,从合约上签署是服务员,但到了深圳又被分配为按摩员,我们连夜赶往深圳查处此事。原来该酒店按照香港的经营管理办法,违约了劳动合同,经我方宣传《劳动合同暂行规定》,企业随即表态按照劳动合同照章办事。

1992年的春天,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目标。由此,常和国家最重要、而最缺乏的是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每个劳务人员都与厂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包括工资、福利、工作时间、履行的期限和公伤的处理等。

不久,整个就业改革被市场机制所覆盖,反映最明显的是计划劳动已经失去了计划用工的意义,只起宏观调控。1994年全国统一了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成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各县(市)、区职业介绍机构亦分别更名为职业介绍中心(或分中心)。根据这一模式,劳动局党委从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出发,决定投资30万元,改建劳务市场 600平方米的劳动力交流大厅,配置电子屏幕显示器,用大型电子显示屏幕发布招工求职信息,规定职业介绍服务的范围和对象,不受城乡、单位所有制和人员身份的限制。

从那以后,由于中国经济大面积的结构调整,就业市场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我们实施了就业开发战略的载体是,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险服务,确立的市场就业机制这一目标,促进劳动力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就业局工作者建国60周年征文--就业市场变迁

点击下载
分享: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