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探究
【摘要】由于产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改变,而教育改革却跟不上步伐,加上各种制度限制劳动力的流动,广东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失衡。为缓解这种矛盾,要积极寻求增加就业和升级产业的最佳结合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鼓励创业和扶持中小企业,取消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等。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 结构性失衡 治理路径
目前广东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突出地表现为技术岗位缺口大与部分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这种失衡使企业生产水平下降甚至停产,更有可能导致劳资关系不和谐的社会后果。缓解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刻不容缓。
一、广东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主要原因
1、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导致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发展基本是靠制造业带动的,被称为“世界加工厂”。广东的制造业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部门,目前的从业人员就有1780多万。广东的制造业虽然规模很大,但是水平参差不齐。广东工业化到了后期,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新材料、新技术替代原有的材料和技术以及消费需求改变的情况,新的产品取代原来的产品,许多产业正走向衰退。多年来支撑广东经济快速增长的服装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和建筑建材业,由于技术含量较低、产业关联度不高,行业的整体发展前景堪忧。这些产业的衰退导致行业整体性失业,但这些失业者又很难快速转移到其他行业,他们如果不经过另外的技术培训,由于本身的技术专一性和新行业的进入壁垒,可能就此一直失业。广东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体现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趋势,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工业的战略离不开一定数量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支持,但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显然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
2、教育结构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结构脱节
产业转型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折射出教育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广东省高等教育结构体系逐渐显示出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种种问题。在形式结构上,普通教育比重过大,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速度不快、层次不高、技术特色不强且办学条件差,成人高等教育重学历教育轻岗位培训。在专业结构上,设置不够合理,其比例和经济结构比例不协调,人才培养结构失调,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等。结果,一方面因某些专业重复设置,一批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落后,某些技术工种断档,技术工人严重不足。教育结构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反映出目前教育体制的
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探究
本文2009-02-13 16:41:42发表“工矿企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12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