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一个简单“比喻”演变看审计职能变化 1983年9月审计署成立,随之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相继成立审计机关,我国的审计工作全面展开。40年来,审计队伍从小到大,审计质量不断提升,审计职能不断强化,审计地位不断提高,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有关审计的比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1998年李金华担任审计长不久,在全国迅速刮起了“审计风暴”。随后有人就把审计比喻为国家财产的“看门人”,意思是要通过审计监督来维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和有效,审计部门要有“看门人”的警觉,为国家和人民看好门,守护好国家财产。 不久,理论界又提出审计部门仅有“看门人”的职能还不够,还必须发挥好“啄木鸟”自愈的功能,即主动出击搜寻、发现、揭露、处理问题,让一切“害虫”无处可逃,意味着审计工作要像森林里的“啄木鸟”,是治病、防腐不可替代的国家利器。 2008年,刘家义担任审计长后,提出国家审计要发挥“免疫防御”功能,以此来比喻国家审计要具有使经济社会免于侵犯的能力,通过审计促进健全、完善经济社会的各项管理机制。这个比喻告诉我们,审计监督不仅仅是对国有财产的守卫,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尽早地感受到病害侵蚀的风险,更早地揭示病害侵蚀……
新来的客人【点此注册】查看文章
已注册会员【点此登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