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摘要】马一浮的作品《老子注》的最鲜明特色就是用佛教思想的语言来解释注明《老子》上篇,同时结合《庄子》而著《庄子笺》。马一浮一直辩证看待老、庄哲学,对老子所提出的“为道日损”修养方式大为赞同,对庄子所提出的“逍遥游”这种自由放浪之境界,“心斋坐忘”之方式极为欣赏。同时也一针见血的批评老子辩证法思想中的消极因素,以及庄子作品中所体现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关键词】马一浮;道家哲学;关系现当今,学术界对马一浮著作的了解仅限于其以“六艺论”为特色的新儒学研究。然而对马一浮对道教的研究,只限于对《老子注》的表层,研究成果并不多。考虑到此,笔者专门针对马一浮对道教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尽量根据其著作揣测马一浮对老、庄思想的态度和评价。笔者通过研究得出了一个基本的结论:马一浮作为儒学大师,对老、庄到家思想的阐释还是基于基本的儒家本位的,辩证看待分析老、庄哲学一方面对其部分思想,如“为道日损”、“心斋坐忘”的修养方式表示赞同,另一方面,也含有对老、庄哲学消极因素的批判。一、马一浮对《老子》的论述馬一浮先生对《老子》哲学的辩证评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老子》所提倡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治……
新来的客人【点此注册】查看文章
已注册会员【点此登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