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食物是人体获得能量和营养最主要的渠道。建国以来,中国依靠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的转变。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食物供应渠道和多样性的增加,居民膳食呈现出高能量、高脂肪、高糖、低膳食纤维的趋势,由此引发的肥胖以及膳食相关慢性病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健康负担。为了引导合理膳食,逐步解决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的问题,中国于1989年首次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推动营养健康膳食模式的普及;而更早的营养素推荐摄入量则可以追溯至1952年发表的“营养素需求量表”。然而,食物消费不仅要考虑营养健康,也要考虑到经济成本,即可承受性。以较低的经济成本获得营养健康的膳食是保障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营养改善的关键。营养健康膳食是既能满足人体对各类营养素的需求,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的平衡膳食模式。营养健康膳食的经济成本指消费这一膳食模式所需要付出的最低经济成本。因此,定量测算营养健康膳食经济成本(以下简称膳食成本)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评估在目前的价格水平下,居民对营养健康膳食是否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比膳食成本的地域差异,可以分析如何通过降低膳食成……
新来的客人【点此注册】查看文章
已注册会员【点此登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