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糖蜜酒精生产技术的途径
摘要:糖蜜是广西生产酒精的主要原料之一。选择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废液治理技术是提高广西糖蜜酒精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糖蜜酒精;生产工艺;废液浓缩;广西
中图分类号:ts262.2
作者简介:邓忠海(1967-),男,瑶族,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人,工程师,现为广西杨森酒精有限公司技术副厂长,主要研究方向:酒精生产技术管理及酒精废液治理技术。
1 我国酒精生产现状
据2004年有关资料报道,全国仅食用酒精产量年产量达300万吨。糖蜜原料一直是广西生产酒精的主导原料之一,也是广西酒精生产的特色。与其它薯类、粮食类为原料的酒精生产相比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1983年对我国发酵酒精工业生产水平的调查显示:以甘薯干为原料的酒精单位成本1007.53元,以玉米为原料的酒精单位成本1005.95元,以糖蜜为原料的酒精单位成本558.23。尽管如此,随着酒精产业持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各种先进的研究成果不断在酒精产业中的推广和运用。如薯类、粮食类在进行酒糟污染物治理的同时,开发了酒糟的利用途径,使以薯类、玉米类为原料的酒精企业综合利用大为提高,很大程度上平抑了以薯类、玉米类为原料的酒精生产企业的单位成本。因此,广西的酒精生产面临极大的挑战,对于如何寻找先进的糖蜜酒精生产技术装备的有效途径来降低成本,提高广西糖蜜酒精的市场竞争力是广西糖蜜酒精企业不可以忽视的战略性的课题。
2 提高糖蜜酒精生产技术的途径
2.1 酵母菌株的选择
人们常说,酒精生产成本高低看发酵。这意味着酒精发酵的好坏对酒精生产成本的控制起着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而酵母菌株的选择是发酵的关键,作为糖蜜原料的酒精发酵酵母菌是具备耐酸、耐渗透压、耐酒精能力强、耐高温的固定载体酵母菌。在糖蜜生产储运过程中,糖蜜携带许多的微生物杂菌,有的糖蜜含微生物杂菌达100~800万个/克。酵母菌株可以在微酸性下适应生长,在ph3.0~3.2都能繁殖发芽,繁殖能力很强,而以乳酸菌为代表的杂菌适应在ph4.5以上生产,在ph≤4.2以下已停止生长。因此,要选择适应ph在3.5~3.7的酵母菌株,来抑制杂菌生长。由于糖蜜含灰份、胶体、非糖份高,在提高发酵酒精份的情况下,发酵流加浓度在38~45°bx下发酵,应选择耐高渗透压的酵母菌株发酵。选择耐酒精份在10~12﹪酵母菌株,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成熟醪液中酒精份含量,利于提高产量,降低能耗、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据笔者在广西杨森酒精有限公司的生产实践表明:2003年3月至5月间,选用广西区轻工研究院生产的固定化酵母生产糖蜜酒精,在其它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熟醪液含酒份%(v)和产量的变化如表1。
表1 成熟醪液含酒份%(v)和产量的变化
日期
成熟醪液日平均酒份%(v)
产量(吨)
2003.03.16
10.86
100.75
2003.03.17
11.77
101.89
2003.03.18
11.14
100.36
2003.03.19
10.7
98.96
2003.03.21
1
论提高糖蜜酒精生产技术的途径
本文2007-06-09 14:02:00发表“工矿企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87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