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06年县茧丝绸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安排的报告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07-04-26浏览:2236下载223次收藏

同志们:找文章到大秘书网更多原创- (http://www.damishu.cn)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茧丝绸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过去一年全县茧丝绸系统各项工作,表彰科技推广先进个人。重点是明确今年茧丝绸工作的工作思路及奋斗目标,安排部署各项工作任务,动员全体茧丝绸干部职工进一步振奋精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奋进争先,再创全县茧丝绸工作新局面,为我县茧丝绸产业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下面,我的报告分二部份(一2006年工作回顾,二2007年工作安排)。
一、2006年工作回顾
    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县茧丝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县茧丝绸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为我县茧丝绸产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县是全省重点产茧县之一,发种量、蚕茧量均位列全省第*;2006年全县茧丝绸行业总产值达*个亿,其中工业产值*个亿,利税*万元;2006年全县共养蚕*万张,总发种量较2005年*万张增长*%;产茧*吨,较上年*吨,增加*吨,增产*%;农民售茧收入*万元,较上年*万元,净增*万元,增长*%,位于全县八大农业主导产业第*;全年收购均价28元/公斤,茧价创我县历史新高,高于周边县市2—3元/公斤;年产茧*吨以上的乡镇*个, *吨以上的行政村*个, *公斤以上的农户*户;全年生产蚕种*万盒,合格率*%。全县茧丝绸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局面,实现了“一个突破,二个加强,三个推进”。

(一)产业化发展有了新突破。2006年经努力争取,我县获得了“东桑西移”工程项目支持。我办对全县优质茧基地布局精心规划,争取项目配套资金,制定补贴政策,对集中连片的基地重点扶持。使我县优质茧基地面积不断扩大,新技术应用推广率进一步提高;蚕种场配套设备、仪器进行了更新改造,蚕种场生产能力得到加强,蚕种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二)作风建设得到加强。2006年狠抓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建设,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以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岗位基本技能为重点,加强学习,完善制度。春、秋两季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由于工作作风转变,技术推广的及时到位,蚕农增产增收明显。蚕桑技术干部职工能主动融入企业的各项生产和管理中。

(三)服务水平得到加强。我办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了解最新科技动态,更新知识,提高科技素质,开展宣传报道,传递科技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全年在网上发布信息报道21篇,编发简报16期;举办培训班53期,培训人员6000人次;小蚕共育、方格簇上簇、大棚养蚕等省力化养蚕技术不断推进;蚕种的一日孵化率明显提高。2006年县茧丝办被评为“全省蚕桑技术推广先进集体”。

(四)基地建设不断推进。2006年优质茧基地建设以示范点、片向周边带动辐射,推进优质茧基地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鼓励帮助龙头企业参与基地建设,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扶持争创省级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我县被评为“全省优质茧基地建设先进县”,“*”白厂丝被评定为省著名商标。

(五)蚕种蚕茧管理稳步推进。在蚕种管理上,为确保我县蚕农有蚕可养,及时协调关系、组织外购蚕种,弥补用种不足,加强蚕种管理,保证了蚕种供应和质量的安全。在蚕茧收烘管理上,召开蚕茧收烘工作会议,下发了蚕茧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广泛宣传,严格鲜茧收烘资格准入,抽调专人组建联合执法队,加强蚕茧收购市场和价格管理,维护市场和价格秩序。

(六)其它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全年以茧丝绸产业发展和蚕农增收为中心,全面推进文明创建、综合治理、扶贫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06年县茧丝绸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安排的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