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石化企业基层管理创新的思考
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规范有效的管理是企业利润之源、发展之基,而基础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工作。在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基层队伍素质的优劣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夯实基础管理,提升队伍素质,是增强企业实力,提高竞争能力的要求,更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1 国有石化企业基层管理创新的紧迫性
1.1搞好基层管理是激发基层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基层是企业全部工作的基础,各项工作任务最终要靠基层来完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更科学、更规范、更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手段对基层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基层员工的素质,激发基层活力,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
竞争力。
1.2创新基层管理是适应企业管理体制及经营管理机制不断变化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强身健体。石化企业也是如此,为了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不仅进行了企业持续重组改制,而且在分公司探索并开始建立了以油藏为经营管理单元的“油公司”管理模式。这样,传统的基层管理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油公司”管理模式运作的需要,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基层管理方式进行创新。1.3创新基层管理,是石油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多数油田已经进入了勘探开发后期,资源接替严重不足,成本
高、效益低的矛盾日渐突出,挖潜增效,提高效益成为石油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最终要落实到基层去。
正基于此, 中石化集团公司在
2004年就提出了加强以基础工作大秘书网、基
层队伍建设、基本功训练为主要内容
的“三基”工作,并在全石化系统全面
展开。通过“三基”工作的开展,减了
基础资料,提高了基层队伍素质和工
作效率。然而,多年的重油轻效意识
和对基层粗放管理模式,使得各油田
在基层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
决的问题,如:资料录取与动态分析相
互脱节;成本控制和目标产量缺乏科
学配置;人员老化现象严重,队伍建设
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等。这些问题的
存在,制约着石化企业的持续发展,因
此,探索基层管理新模式势在必行。
2 石化企业基层管理创新的思路
根据集团公司加强以“三基”为主
要工作内容的精神,总结
1 国有石化企业基层管理创新的紧迫性
1.1搞好基层管理是激发基层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基层是企业全部工作的基础,各项工作任务最终要靠基层来完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更科学、更规范、更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手段对基层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基层员工的素质,激发基层活力,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
竞争力。
1.2创新基层管理是适应企业管理体制及经营管理机制不断变化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强身健体。石化企业也是如此,为了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不仅进行了企业持续重组改制,而且在分公司探索并开始建立了以油藏为经营管理单元的“油公司”管理模式。这样,传统的基层管理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油公司”管理模式运作的需要,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基层管理方式进行创新。1.3创新基层管理,是石油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多数油田已经进入了勘探开发后期,资源接替严重不足,成本
高、效益低的矛盾日渐突出,挖潜增效,提高效益成为石油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最终要落实到基层去。
正基于此, 中石化集团公司在
2004年就提出了加强以基础工作大秘书网、基
层队伍建设、基本功训练为主要内容
的“三基”工作,并在全石化系统全面
展开。通过“三基”工作的开展,减了
基础资料,提高了基层队伍素质和工
作效率。然而,多年的重油轻效意识
和对基层粗放管理模式,使得各油田
在基层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
决的问题,如:资料录取与动态分析相
互脱节;成本控制和目标产量缺乏科
学配置;人员老化现象严重,队伍建设
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等。这些问题的
存在,制约着石化企业的持续发展,因
此,探索基层管理新模式势在必行。
2 石化企业基层管理创新的思路
根据集团公司加强以“三基”为主
要工作内容的精神,总结
国有石化企业基层管理创新的思考
点击下载
上一篇:新加坡淡马锡模式给烟草的启示下一篇: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弊端及改进措施
本文2007-01-06 00:00:00发表“工矿企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7789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