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与对策研究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06-10-15浏览:2585下载234次收藏

【摘   要】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认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模式以消费拉动型为主;还探讨了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难点,提出了扩大我国消费需求加快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关键词】经济增长模式;投资拉动;消费拉动;消费需求
    【中图分类号】  f1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6)05-00

  经济增长的前提是需求增长,需求有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三块,他们共同构成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国经济的增长同样是由这“三驾马车”来拉动的,只是他们在不同的时期对经济的拉动起着不同比例的作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寻找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持续稳定能够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中国当前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持续走高,从总量上来看,我国gdp已经名列世界前矛。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5年中国gdp达到18.23万亿人民币(约合2.26万亿美元),经济规模已经超过英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位居世界第四,经济增长率为9.9%。如此之高的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动力源泉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从投资、出口和消费需求三方面来分析一下我国目前经济增长动力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需求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近年来我国投资总额占gdp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90年代的36.2%上升到了2005年的48.6%,对我国gdp的贡献不断上升;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也不断上升,1998年为1/3,2004年上涨到了67%,2005年更是有望力攀新高。
  同时,我们从投资领域中还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那就是固定资产投资过多,增幅过大。我国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是26.7%,2004年是25.8%,2005年为25.7%,2006年1~2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294亿元,同比增长26.6%。从改革开放26年来看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幅是13.5%,加上国民经济能够承受的10%的波动幅度,也就是增长幅度不能超过23.5%,因此可以说目前我国增长率大于23.5%的固定资产投资处于过热状态,投资的外延性明显,投资增长方式粗放,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主要表现为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原材料工业投资超高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长过快,各类开发区过多,滥占耕地现象严重;民间投资在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非国有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占一半左右。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对若干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紧缩是必然的政策基调,可是一旦紧缩,经济增长速度就会掉到平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与对策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