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审计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06-07-01浏览:2768下载300次收藏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纷繁浩大的社会工程。审计工作应当按照党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审计的作用主要应当表现在:一、切实做好财政审计,以促进预算管理进一步规范;二、把“三农”问题作为审计重点,促进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三、做好环保审计,促进建立环保长效机制;四、突出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审计,落实科学发展观;五、做好社保审计,充分发挥好社会 “稳定器”作用;六、把监督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七、推进诚信建设

[关键字]审计   监督    保障  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提出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发展,涉及人与自然,涉及社会稳定,涉及思想道德,涉及社会公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经济发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审计机关是党领导下的国家经济监督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世纪主题中任重而道远。如何唱响审计工作主题,增强监督能力,推进深化改革,落实审计为民,通过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经济监督、鉴证、评价活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是摆在各级审计机关面前的重大课题。审计工作必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突破现有的审计格局,以创新的理念,充分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

一、切实做好财政审计,以促进预算管理进一步规范

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为目标,以预算执行审计为重点,实现由收支审计并重向以支出审计为主转变;在支出审计方面,由主要审计本级支出向本级与下级财政转移支付支出审计并重转变。重点监督是否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着力加强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体现落实“五个统筹”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建立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和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二、把“三农”问题作为审计重点,促进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重点之一就是要解决城乡发展很不平衡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特别要充分考虑8亿农村居民和1亿农民工的发展需要和切身利益。我省是农民务工“出口”大省,农民工人数众多,所以应当特别关注,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一个重点,按照城乡统筹的思想,从战略上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制度、体制、政策进行通盘考虑。要关注政府有关扶持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向是否足额到位;关注国家出台的减免农业税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落实,防止出现反弹;关注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推进城镇化,并据此改革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发展等。关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推进城乡均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审计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