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一片赤诚为乡亲—记刘楼乡**村党支部
**村是一个仅有1000人的小村子,可是村不大、片不小,人不多、事不少,村里原来宗族派性严重,矛盾纠纷时常发生;人均耕地少,农民收入总在1300元左右徘徊;原有村班子缺乏凝聚力,人心涣散,在全乡迟迟摘不掉落后的帽子。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淳朴而又正直有着20年党龄的王广志同志于1993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为该村的当家人。上任伊始,他和党支部其他两名成员分头走访村里的老党员、困难户与“钉子户”,与群众促膝长谈,共同探讨兴村之路、富村之策。群众的意见汇总在一起,不外乎村里财务混乱、村干部为官不理事、治安混乱、计划生育无人管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村里的症结逐步浮出水面,群众的目光投向了王广志和党支部一班人。
新班子上任伊始,就赶上几十年一遇的大旱,群众吃水困难,几十人用一口提水井,为吃水还闹出不少纠纷。王广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拿出自家准备盖房子的13000元钱,打下一眼深机井,给全村安上了自来水。**村成为全乡第一个吃上自来水的村,群众不禁对新支部班人刮目相看。
村里治安状况差,群众搞养殖没有安全感,为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村里制订了严厉的奖惩措施,成立了由5名村干部为首的治安巡逻小组带领党员、群众轮流值班,坚持夜间巡逻,从1992年以来,12年如一日,风雨无阻。12年间全村没有出现一例刑事案件,黄赌毒现象从未发生,**村成为全县唯一的一个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大秘书网-http://www.damishu.com找文章,到大秘书网]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行路难”问题,村里规划了一纵一横的“十”字型大街。可清障又成了问题,个别农户就是不搬迁,并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在王广志带领下,村干部分头上门做工作,走东家,串西家,苦口婆心,终于顺利地完成了清障工作。接下来,王广志又领着村干部上济南、下济宁,发动本村在外工作人员慷慨解囊,内筹外引,筹集修路资金。2002年,一条长800米,横贯全村东西的中心大街铺上了柏油路面,**村民有了自己的第一条公路。2003年,村“两委”又积极争取“村村通油路工程”建设资金,硬化了南北街,村容村貌为之一新。
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一直是该村党支部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该立足本村实际,王广志给本村确定了“外出内调”的经济路子,“外出”即外出打工,**村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
乡镇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本文2006-05-08 14:25:00发表“事迹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55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