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经验材料
近年来,根据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大州”的要求,**市确立了“文化立市”战略,着力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做到党委重视,政府组织,部门形成合力,加大投入,实现了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管理、开发和利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了**知名度,促进了**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领导重视,高起点确立文化建设总体思路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大力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在文化建设中坚持做到“三个一”: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每半年开展一次文化调研;市委常委会坚持一年听取一次文化工作情况汇报;市委、政府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市文化工作会,出台和完善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高起点谋划**市文化建设工作。2004年来,**市围绕“文化立市”目标,着力构建以民族风情文化为基点、人文生态文化为亮点,城市品牌文化为支点的三位一体的市域特色文化发展格局,确立了“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即:打造一个品牌,以“女儿会”为龙头,打造系列民族文化品牌;开展两大研究,即巴文化和**民间文艺研究;搞好三大开发,一是新区开发,统筹规划城市文化建设,塑造鲜明的城市民族文化形象。二是老城区开发,3至5年内完成两街(西后街、城乡街)、“四个城门”和一“岩”(挂榜岩)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三是对现有文化景点,包括武圣宫、文昌祠、连珠塔、叶挺囚居旧址、柳州城、西瓜碑等进行一线串珠式的开发利用;实施四大工程,一是充分利用广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二是实施文学艺术作品精品工程;三是实施都市文化品牌工程;四是实施文化产业化工程。
二、强化措施,加大民族文化的保护、抢救力度
**市委政府始终把民族文化建设工作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加大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力度。一是出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将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与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确了保护范围,划定了保护带;二是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纳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对城市规划区内的30多个文物保护单位、名人故居、古街巷、古民居,划出红线标注。特别是根据历史文化名城的总体功能和定位,完成了“十一五”文物规划编制工作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三是层层签订责任状,构建文物安全网络。四是多方筹资,对文化遗址进行修复、保护。2000年,市政府筹资100余万元实施了对连珠塔、文昌祠、叶挺将军囚居旧址的维修、修复和新建,形成了文物开放旅游的雏形。2003年,投资529万元
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经验材料
本文2006-03-24 18:41:00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50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