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06-03-21浏览:2604下载263次收藏
各位委员、同志们:
    市委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开得很好。会议期间,大家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九次全委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充分肯定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客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审议通过了全市“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刚才,耀东同志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总结了今年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这个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立意高远,内涵深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重点就全市经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今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和要求,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实干攻坚抓突破,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和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预计全年生产总值达到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大口径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26.3%;地方财政收入5亿元,增长18%。从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看,有这样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市级财政新列两个100万元补贴,用于牛、果产业发展,促使农业产业化规模进一步扩张。全年出栏肉牛23.05万头,比上年增长11.1%;新植果树经济林12.75万亩,成功注册“平凉金果”证明商标。西开牧业、旭康食品、育才酒精、伊壮乳业、恒兴果汁等一批龙头企业建成投产。认真落实支持粮食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严格保护耕地,粮食总产达到87.53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积极发展劳务经济,组织劳务输转33.75万人,务工创收12.5亿元,增长41.9%。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提升煤电产业。华砚煤矿1000万吨矿井竣工投产,华亭电厂、新柏、新窑120万吨、山寨240万吨煤矿改扩建及新安煤矿建设进展顺利。华亭中煦公司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和砚北煤矿600万吨选煤厂开工建设。加强静宁八里、华亭石堡子、崆峒二十里铺等工业集中区建设。推进红峰机械、虹光电子等企业技术改造,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3亿元,增长25.8%。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3亿元,增长21.05%,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3%。深入开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完成旅游总收入3.12亿元,增长17%。崆峒山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现代服务业逐步壮大,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7亿元,增长10.6%。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外贸销售和出口创汇同比分别增长10 %。
    二是认真贯彻“发展抓项目”的要求,谋划和实施了一批关系平凉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掀起了新一轮“抓项目、促发展”的热潮。全年共实施50万元以上各类建设项目666项,概算总投资19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27项,投资规模136亿元。当年完成投资50亿元,增长37.4%,是我市实施项目数量最多、完成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平定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西平铁路列入铁道部“十一五”规划,天平铁路通过了方案评审,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通过可研评审,列入全省“十一五”规划。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望明年开工。灵台煤田前期勘探取得进展。华庄公路、铜城水库、城网改造、村村通等级公路等项目完成了年度投资计划,水保世行二期、农村沼气、安全饮水、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平高公路、崆峒山二期国债等项目全面建成。 [本文出自大秘书网-http://www.damishu.com]
    三是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夯实发展基础,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新的改善。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实施城镇化建设项目238项,完成投资11.09亿元,增长9.6%。平凉城区“两路一园八配套”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拆迁建设工作量2.55亿元,柳湖路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泾河风情大道建成土路基和部分桥涵,治理河堤10.7公里,柳湖公园东扩完成了拆迁和“三通一平”,“八配套”工程基本完成。市区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建成投用,燃气项目开工建设。各县共实施城镇建设项目54项,完成投资2.09亿元。城镇在块带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始凸显。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节水改造有了新的进展,农村“六小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新建县际公路1条40公里,通乡油路8条193公里,乡村道路27条244公里,解决了7.9万群众的吃水困难,完成退耕还林55.6万亩,建成小康新村76个。
    四是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国有企业改革攻坚进展平稳,累计完成改革改制263户,占 77%。崆峒水泥、新世纪酒业等一批中小企业实现民营控股或民有民营。农村税费改革转向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配套改革。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取得新进展,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重点,全年预计完成一般预算支出20亿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124项。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行政投诉中心挂牌成立。建立市级融资平台,与国家开发银行签定7亿元开发性金融协议,开创了政府新的融资渠道。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我市被评为“浙商(省外)投资最佳城市”。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36项,到位资金12.5亿元,是去年的1.38倍。
    五是坚持科教兴市,注重统筹协调,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积极争取国家教育专项资金,重点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消除d级危房6万平方米,新改建校舍面积20.6万平方米。平凉医专新校区建成投用,平凉一中二部开工建设。农村中小学实现了现代远程教育全市覆盖。基层计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奖励扶助和保障制度全面落实,人口自增率控制在4.96‰以内。全面实施特色文化名市建设规划纲要,市博物馆建成开馆。全市疾病控制体系和传染病预防体系基本建成,省级卫生城市通过验收。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平凉电视台节目通达乡镇工程取得新成效。成功举办了“崆峒杯”第五届全国武术馆校武术比赛。《平凉地区志》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六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认真落实中央1号、省委8号文件精神,加大对“三农”、基层、困难群众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扶持力度,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全面取消农牧业税,及时足额兑现了退耕还林粮款补助和粮食直补资金。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年内使7200个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3.89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20元,比上年增长6.12%。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措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万人,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186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了10%,人均补差60元,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全市职工收入人均增加1320元,是近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全年发放各类救灾救济资金908万元,落实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1642万元,开展扶贫济困社会捐助,积极解决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