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强大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近年来,尼勒克县紧紧围绕创建“六个好”乡镇党委和“五个好”村队党支部开展工作,有效地推进了农牧区党的建设,为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广大农村的顺利贯彻执行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能与时俱进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近年来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及主要做法
(一)基本情况:尼勒克县有10个乡,1个镇和2个国营农牧场,79个村(队),总人口14.8万人,全县有19个基层党(工)委,其中:乡(镇)场党委13个、县直机关党(工)委6个,11个党总支,30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559名,其中农牧民党员1911 名,占全县党员的34.4%。已创建“六个好”乡(镇)场党委9个,占全县基层乡(镇)场党委的69.2%,已创建“五个好”村(队)党支部49个,占全县村(队)党支部的62%。基层党委班子成员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为100%,平均年龄34.5岁,村(队)干部文化程度大多为初高中毕业,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近年来,尼勒克县委积极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在贫脊的土地上努力拼搏,为告别贫困而战。2002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7364万元,较上年增长8.4%,实现财政收入1716 万元,较上年增长28.8 %,农牧民人均收入达2082元,较上年增长 120元,贫困人口由1999年3.3万人减到1.6万人。两个文明一起抓。2002年,我县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先进县,全县共创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24个,州级文明单位49 个,县级文明单位 164个 。
(二)主要做法及效果:近年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县委高度重视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着力从五个方面加大了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力度。
1、抓组织领导。县委专门成立了基层办,配备了专职副主任,负责基层组织建设日常工作,13个乡(镇)场党委相应成立了基层办。从而形成了基层组织建设县委总负责,组织部具体抓,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基层专职干部为具体操作人,村党支部及党员干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抓学习教育。全县各基层党委、总支、支部都建立健全了学习制度。一方面,规定每周五的党日活动同为党建工作学习日,并按各阶段的工作重点由县基层办提出学习的主要内容,要求学习做到内容、笔记、心得三相符。在此基础上,每年春播前和冬闲时,由县委组织部在县党校集中一星期左右的时间,对各党(工)委书记和村干部就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期分批的学习教育培训。同时,每年还要求全县各族党员干部订阅一报一刊(离退休党员由组织部免费为其订阅一份党报党刊),做到党的方针、政策和好的经验及时得到学习了解运用,从而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
3、抓队伍建设。一是结合乡(镇)场班子换届工作,积极改善班子成员结构,使他们在民族成份、文化程度、年龄结构以及性格、工作能力、气质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提高了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二是从机关后备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及复转军人中选派素质较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到各乡(镇)场、村队任职,使配套组织也得到加强并实行定期目标管理,从而提高了基层组织干部队伍
一、近年来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及主要做法
(一)基本情况:尼勒克县有10个乡,1个镇和2个国营农牧场,79个村(队),总人口14.8万人,全县有19个基层党(工)委,其中:乡(镇)场党委13个、县直机关党(工)委6个,11个党总支,30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559名,其中农牧民党员1911 名,占全县党员的34.4%。已创建“六个好”乡(镇)场党委9个,占全县基层乡(镇)场党委的69.2%,已创建“五个好”村(队)党支部49个,占全县村(队)党支部的62%。基层党委班子成员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为100%,平均年龄34.5岁,村(队)干部文化程度大多为初高中毕业,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近年来,尼勒克县委积极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在贫脊的土地上努力拼搏,为告别贫困而战。2002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7364万元,较上年增长8.4%,实现财政收入1716 万元,较上年增长28.8 %,农牧民人均收入达2082元,较上年增长 120元,贫困人口由1999年3.3万人减到1.6万人。两个文明一起抓。2002年,我县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先进县,全县共创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24个,州级文明单位49 个,县级文明单位 164个 。
(二)主要做法及效果:近年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县委高度重视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着力从五个方面加大了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力度。
1、抓组织领导。县委专门成立了基层办,配备了专职副主任,负责基层组织建设日常工作,13个乡(镇)场党委相应成立了基层办。从而形成了基层组织建设县委总负责,组织部具体抓,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基层专职干部为具体操作人,村党支部及党员干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抓学习教育。全县各基层党委、总支、支部都建立健全了学习制度。一方面,规定每周五的党日活动同为党建工作学习日,并按各阶段的工作重点由县基层办提出学习的主要内容,要求学习做到内容、笔记、心得三相符。在此基础上,每年春播前和冬闲时,由县委组织部在县党校集中一星期左右的时间,对各党(工)委书记和村干部就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期分批的学习教育培训。同时,每年还要求全县各族党员干部订阅一报一刊(离退休党员由组织部免费为其订阅一份党报党刊),做到党的方针、政策和好的经验及时得到学习了解运用,从而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
3、抓队伍建设。一是结合乡(镇)场班子换届工作,积极改善班子成员结构,使他们在民族成份、文化程度、年龄结构以及性格、工作能力、气质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提高了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二是从机关后备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及复转军人中选派素质较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到各乡(镇)场、村队任职,使配套组织也得到加强并实行定期目标管理,从而提高了基层组织干部队伍
区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点击下载
上一篇:浅谈流动党员管理问题下一篇:浅谈建立有效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本文2006-02-05 22:03:0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4721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人力资源-20222贵州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工作平台——企业业务申报操作手册(DOC44页).doc
- 人力资源-20221环境搭建(包含导入工程).docx
- 南宁城市商品信息网站营销策划书样本.docx
- 南开太阳企业一卡通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1007020_XXXX07002.docx
- 人力资源-2022MTBE环境报告.docx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与要求(修订).docx
- 渭南信达国际商业广场建筑规划设计意见建议24184614.docx
- 南京市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系统_系统用户手册.docx
- 人力资源-2022EMS机房环境监控系统.docx
- 南京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培训材料.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