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流动党员管理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继续深化,特别是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使广大基层党员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党员队伍的合理流动已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组织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员流动性不断增强,这就给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近几年流动党员管理中,尼勒克县虽然通过抓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基层党的组织,发放流动党员证、实行流动党员登记制和流动党员跟踪评议制等方式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尼勒克县流动党员主要特点和趋势:
<一>从数量看流动党员总数不多,但覆盖面比较广。全县流动党员132名,占党员总数的2.3%,其中农牧民党员有69名,退休干部党员17名,社区居民(下岗职工)46人,从事农牧业生产的12人,进城务工的105人,其它性质的15人。
<二>从流向看主要从农区流向城区,从经济发展缓慢区流向经济发展较快区,农牧民流动党员占流动党员总数的52.3%;
<三>从流动目的看大部分是以外出务工为目的,呈季节性流动,夏秋两季流量明显高于冬春两季;
<四>流入地相对分散,远至北京、四川,近至乌鲁木齐、奎屯、伊宁市乃至本县辖区内各乡(镇);
<五>大部分流动党员是青壮年,具有一定社会阅历、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头脑比较灵活、思维比较敏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流动党员去向难以把握
据调查:流动党员中出发前向党组织汇报的仅占14.4%,外出后能与原党组织主动保持联系的也只占20.5%,大部分流动党员外出后处于“断线”状况,本人及其家庭都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基层党组织很难掌握他们的具体流向和现实表现。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教育管理跟不上,忽视了流动党员对整个党员队伍的正负影响,党组织凝聚力不强,以致于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很差,来去自由。此外,还有部分党员因家庭困难而出务工,党组织缺乏对其关心支持,生活负担重,情绪低落,对党组织有怨言,故意疏远党组织。
<二>流动党员组织活动难以开展
大部分流动党员活动地点不固定,不是找不到,就是回不来,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就是偶尔回家,也是来去匆匆,无暇顾及组织活动,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不闻不问,多数流
一、尼勒克县流动党员主要特点和趋势:
<一>从数量看流动党员总数不多,但覆盖面比较广。全县流动党员132名,占党员总数的2.3%,其中农牧民党员有69名,退休干部党员17名,社区居民(下岗职工)46人,从事农牧业生产的12人,进城务工的105人,其它性质的15人。
<二>从流向看主要从农区流向城区,从经济发展缓慢区流向经济发展较快区,农牧民流动党员占流动党员总数的52.3%;
<三>从流动目的看大部分是以外出务工为目的,呈季节性流动,夏秋两季流量明显高于冬春两季;
<四>流入地相对分散,远至北京、四川,近至乌鲁木齐、奎屯、伊宁市乃至本县辖区内各乡(镇);
<五>大部分流动党员是青壮年,具有一定社会阅历、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头脑比较灵活、思维比较敏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流动党员去向难以把握
据调查:流动党员中出发前向党组织汇报的仅占14.4%,外出后能与原党组织主动保持联系的也只占20.5%,大部分流动党员外出后处于“断线”状况,本人及其家庭都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基层党组织很难掌握他们的具体流向和现实表现。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教育管理跟不上,忽视了流动党员对整个党员队伍的正负影响,党组织凝聚力不强,以致于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很差,来去自由。此外,还有部分党员因家庭困难而出务工,党组织缺乏对其关心支持,生活负担重,情绪低落,对党组织有怨言,故意疏远党组织。
<二>流动党员组织活动难以开展
大部分流动党员活动地点不固定,不是找不到,就是回不来,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就是偶尔回家,也是来去匆匆,无暇顾及组织活动,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不闻不问,多数流
浅谈流动党员管理问题
点击下载
本文2006-02-05 21:59:0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4721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