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委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2期读书班暨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
在区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2期读书班暨区委
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
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 **
旗帜指引方向,核心领航未来。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的重要节点和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东北,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东北全面振兴进行系统性谋划,作出战略性安排,为我们把脉定向、指路领航,明确了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指明了重振雄风、再创佳绩的战略方向和奋斗目标,令人无比振奋、备受鼓舞。
按照区委主题教育要求,近期我围绕第二期读书班主题,认真研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习近平同志<论科技自立自强>》《改革开放永无止境》等重点学习篇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对“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全面振兴新篇章”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决心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奋力推动分管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积极为**全面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下面,我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同大家作以交流。
一、深刻领会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东北全面振兴的信心决心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需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对东北、对**所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奋力谱写**全面振兴新篇章。
一是深刻理解东北振兴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0次来东北进行调研考察,3次召开东北振兴座谈会,多次就东北、**振兴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发展的重视程度之高。东北地区拥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亿多人口,建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东北地区的发展稳定在国家发展全局中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大将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也是构建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布局的客观需要。东北地区充分发挥本区域的禀赋优势,坚持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可以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之一,对于提高经济总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全面振兴是东北振兴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作为东北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应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为**全面振兴乃至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深刻领会重要使命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看问题,都是从大处着眼,一个地方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早在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指出:“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在这次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了东北“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要求。安全问题作为东北的使命定位,与国家的安全大局休戚相关。东北地区依靠地理方位、历史积淀、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发展潜能,进一步夯实国家粮食“压舱石”作用,产业安全基础不断巩固,能源安全保障作用不断强化,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国防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昔日,当国家缺油少气时,东北承载着为共和国输送动能的使命;当人民缺衣少食时,东北承载着给大江南北供给粮食的使命。今天,东北地区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转变思路、扬长避短,为国家安全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需要牢牢把握、深刻领会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和要求。
三是深刻领会一以贯之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东北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加强东北地区党的政治建设,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在此次重要讲话中,“营商环境”再次成为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必须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把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工作抓牢抓实,进一步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更大成就提供有力保障,以实际行动和扎实成效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厚爱和殷切期望。
二、明晰东北振兴战略方位,抢抓东北全面振兴发展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重要讲话,不仅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任务,明确了重点工作和实践要求,为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更为东北全面振兴带来了新机遇。
一是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北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在新时代所处重要地位的战略判断。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业基地,具有丰硕的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独特的区位优势、巨大的发展潜力,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在服务大局、统筹发展与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重大战略意义。同时,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是在全国一盘棋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下开展的。东北在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基础良好,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大动力,东北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有助于将东北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缩小区域间的差距,不断推动“南北互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下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棋局具有不可替代的引擎作用。
二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支撑更加明确。东北全面振兴关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关乎民族复兴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此次重要讲话,是深入结合东北实际情况而做出的战略谋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必须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必须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联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促进东北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如何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哲学命题转化为东北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度思考的重大战略问题。必须夯实实体经济这一根基、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关键、找准产业升级这一方向,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型特色产业等注入动力,牢牢扭住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牛鼻子”。
三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保障更加坚实。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必须综合发力、综合治理、综合施策,特别要发挥好上层建筑对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保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专业化素质,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打通东北全面振兴的堵点、攻克难点的坚实保障。近年来,东北在解放思想、开放包容中激发内生动力,在放开搞活、提质增效中深挖发展潜能,营商环境和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市场主体活力涌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必将激励党员干部深化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科学谋划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抓好工作落实能力,以科学态度和务实精神开创发展新局面。
三、牢牢把握东北重要使命,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实施优化营商环境“4+1”系列文件、加快审批制度改革等举措,**营商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与东北全面振兴任务需求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还需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推动营商环境优化迈出新步伐。
一是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对营商环境的影响是直接的、广泛的、深远的。近年来,区委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坚决扛起“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重大责任使命,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构建全面遏制增量、有效清除存量、保障振兴发展的反腐败治理新格局。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必须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切实增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以思想之“放”引领全面振兴风气之“先”。
二是提升优质创新的服务效能。好的营商环境,最终要靠好的服务来体现。要进一步给行政权力做“减法”、为市场活力做“加法”,让政府更有为、为企业添动力。新征程上,**需持续巩固已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坚持软环境、硬环境一起提升,坚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同向发力,持续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等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迭代完善精准服务的理念思路、目标路径、举措抓手,加快从便捷服务到增值服务的系统升级,从要素开放到制度开放的全面升级,释放发展新气象,拓展发展新渠道,汇聚发展新动能,为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更大成就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能够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产权和合法权益,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有效保障。近年来,我区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决打破各类“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聚力发挥好各类法律服务平台作用,着力打造诚信政府,培育履约守法标杆企业,在全社会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氛围,确保所有经营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待遇平等。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强化法治观念、诚信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协调关系。严格履行依法依规作出的政策承诺,不开“空头支票”,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切实发挥好法治固根本、利长远的重要作用。
四是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东北全面振兴关键在人,重点在人口素质整体提升。步入新时代,需坚持以人口素质提升引领人才能力跃升,倾力打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深刻把握环境与人才的辩证关系,深刻认识环境好人才聚、人才兴环境优的内在逻辑,大力推进人才回流引进,扎实做好“以才用才”文章。持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全面激活“人”这个最活跃、最有效的发展要素。人口整体素质若不能持续提升,营商环境就不能持续优化,“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历史可能再次重演。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加大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力度,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全面振兴。
五是打造**特色最优环境。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主动对标全国一流,以制度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推动形成“**创新、各地复用”局面,力争在争创国家级试点示范、办事方便、法治环境、成本最优区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提升**营商服务品牌,不断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工作,完善bim审批平台的各项功能,持续推进惠企政策落实,开展“午餐会”等政企互动活动,加快推进企业和群众诉求办理工作,以优质服务赢得企业家和群众满意。持续推广高频涉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持续巩固综窗受理、帮代办(志愿者)便民服务机制,重点关注市民诉求、网络舆情,持续改进服务举措,最大限度提升政务服务的便利度。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站在世界历史制高点,基于对人类社会工业化、现代化一般规律的深刻把握,是深入结合东北实际情况而做出的战略谋划,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内涵丰富,理论思考深邃。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把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大的政治任务。
我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决心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切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总书记对东北、**振兴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等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分管工作,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重要举措、责任单位及项目清单,特别是要带领分管部门冲刺四季度,奋战全年红,全力助推振兴发展实现新突破,为奋力谱写**全面振兴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在新时代振兴发展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以实际行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
在区委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2期读书班暨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
本文2025-05-05 03:43:58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438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