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委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2期读书班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讲话
在区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2期读书班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讲话
xxx
(2023年10月x日)
同志们:
为深入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下基层”的重要批示精神,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今天,我们开展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考察研学,引导党员干部以昂扬斗志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及“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以奋进姿态全力谱写xxx全面振兴新篇章,以务实举措确保主题教育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取得扎实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和世界大势与时代潮流出发,作出了一系列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和基本要求。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落脚在“强”。“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日趋凸显,区域发展更要将科技创新赋能到经济发展的实处,科技创新工作是区域经济工作的基石,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发展源动能,没有发展源动能就没有持续发展后劲。我们要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依靠智慧力量推进我区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我们今天研学的两户企业,xxxxxx研究所和xxxxxx,是我区科技创新发展的领头羊,他们连同多数驻区科技型企业一起,深耕主业,坚持科技创新不停步,在各自专业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全区各部门也能够始终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家人,为驻区企业谋发展。上下同欲者胜,近几年,政企携手,区域科技创新成绩可圈可点。一是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提升。立足锚定目标,坚定信心,区域科学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8年的不足xxxxx万到2022年的xxxx亿,完成率全市第一,实现了自我的突破,2023年,更是提前半年就超额完成了市级指标任务xxxx亿,达到了xxxx亿元,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的跃升。二是双创孵化载体培育成果显著。立足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以“解剖麻雀”的精神,“啃硬骨头”,在断档2年后,厚积薄发,成功培育沈阳体育学院通过省、市两级众创空间备案,龙工场通过市级众创空间备案,双创孵化载体增量得到进一步发展。三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经济运行情况指标全市领跑。立足保持定力,善作善成,本年度区域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在全市始终处于领跑位置,有效带动了全市此项工作的增速。
成绩固然值得肯定,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短板,努力在区域科技创新可提升空间上发力,充分发挥区委科技创新委员会作用,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机制体制、集聚科技资源,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合力,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儿,促进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实现持续、健康、高效能发展态势。
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坚持科技赋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抓好“三篇大文章”,在巩固传统主导产业领先地位的同时,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推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加速替代旧产能,在产值、收益等指标上体现科技创新价值,扎实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做优。提高升级“老字号”持续发展能力,围绕区域汽车零部件主导产业,深入推进两化融合,鼓励企业向华安钢宝利学习,积极申报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发挥算力资源优势,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优化提升“原字号”深度开发能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推进食品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转型升级,为粮食安全服务,依托桃李、礼拜天等重点企业,补齐拉长食品产业链、供应链。培育壮大“新字号”协同集聚能力,加大技术改造、产品创新力度,寻求增量的突破,鼓励企业专注主业、深耕细作、强化创新,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技术)创新推动企业、产业创新,抓牢关键增量。
二、坚持问题导向,整体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
区委始终坚持着力解决从“人有我有”,到“人有我强”,再到“人强我优”的发展质和量的问题。我们要坚持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上寻找切入点,加强调研分析、资源引入、对策研究,将更多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之中,真正将创新落到实处。树立全域创新创造新思路,比如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才能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工程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实现工程造福人类,既源于美好生活需要,又归于美好生活之中;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围绕“四个面向”,推进沈阳航空动力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按照航空偏好型区位需求,引育高新技术企业,壮大区域具备科研力量的企业规模。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强化科研资源引育,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在达成“揭榜挂帅”、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技项目“零突破”的基础上,不断聚焦科技前沿,在机制和路径上寻求探索和突破。统筹协同区内高校院所,推进好大学科技园“一校一园”工作,将青年学子的设计与青年友好型街区相融,与科技企业发展相融。构建科技攻关联盟新场景,鼓励企业向沈阳有色金属研究所学习,以盟主担当,联合高校院所、企业成立产学研联盟,守正创新,在致力于传承发扬自身产品的同时,聚焦行业领域高精尖技术研发,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以市场经济思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实现互利共赢。
三、坚持自立自信,持续强化创新创业生态建设
生产要素驱动转向创新要素驱动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区委、区政府持续关注、大力支持和有效引导,坚持在精准服务上发力,加快全产业链条建设,突破“散点式”发展,营造创新驱动发展的利好环境。发挥引导作用,以培育众创空间为抓手,加速聚集科技创新人才、科研等要素资源,为企业成长提供保姆式服务。依托现有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性价比高的专业服务,孵化科创主体,招引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好、带动能力强的科技型企业,探索建设科技创新孵化链条。依托华创众创空间、**医药职业学院众创空间,发挥政府协调组织作用,探索校地、校企合作新模式,优化整合科教资源,推动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建设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坚持政策激励,助力企业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广泛联系企业,持续宣传好《xxx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利用创新创业活动,扩大政策覆盖面,提高惠企政策知晓率,为驻区企业争取利好政策,不断优化科技型企业发展政策环境,探索实施普惠性支持政策,激发科创主体内生动力。强化创新主体,近几年,我区创新主体培育工作克服了种种困难,保持了科技型企业数量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未来,还是要不断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细化梯度培育体系,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的科技引领、带动、辐射作用,探索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多引入如xxxx技之类的科技型企业,适应中国式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为区域科技研发注入活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并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作出专门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国际国内大势、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确保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作出的重要战略抉择,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战略思想及对科技创新的战略擘画,为新时代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砥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毅担当,激扬“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创造豪情,实干争效、奋勇争先,以新气象新步伐新作为为东北全面振兴跑出加速度、干出新实绩,为实现xxx区“全力打造国家中心城市门户枢纽、力争三年进入全省城区综合实力前十名”的发展目标闯出新路子、彰显新担当!
在区委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2期读书班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讲话
本文2025-05-05 03:43:58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43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