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理基础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5-10-22浏览:2061下载204次收藏

随着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从外部加强对检察机关的监督、提高办案质量、促进公正执法的重要途径,是检察机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

    人民监督员制度,即人民监督员按照既定的程序和规则监督检察机关执法活动的程序和制度。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密切联系群众、提高检察队伍素质、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的重要措施,是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重要探索,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人民监督员制度符合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检察权的人民性

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的本质要求。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建立,意味着在检察工作中增设了一条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和监督检察工作的新途径,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精神和贯彻群众路线的要求,有利于检察机关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因而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检察权在本源意义上属于人民所有,在性质上当然可以由人民直接地或部分地行使,在具体制度安排上应当设置人民直接参与的程序。检察机关和检察官只是代表人民行使检察权,不应当异化为检察权的垄断者。中外的司法实践都证明,由非司法职业人员(如人民陪审员)与司法职业人员相结合,共同行使一定范围的司法权,不仅有利于防止司法的专断、司法权的滥用和腐败,而且有利于防范各种外部的不当干涉,保证司法的中立、独立和公正,树立司法权威。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执法为民的制度保障。检察工作作为一项国家职能活动,具有比较强的专门性、国家强制性、统一性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理基础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