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早期实施护理

栏目:医学论文发布:2022-10-31浏览:2709下载261次收藏

吾马乃木·亚生菜丽古丽·艾孜买提

【关键词】脊髓损伤;排尿障碍;针对性护理;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02-01

所谓脊髓损伤,主要指的是在相关外力作用之下人体脊椎受损致使脊髓压迫发生断裂,因而造成此类疾病发生。脊髓为人体植物、运动以及感觉神经系统的重要通路。在发生脊髓损伤之后,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导致脊髓损伤患者晚期死亡的原因为泌尿系统感染所引发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尿毒症。而泌尿系统感染则是导致患者括约肌以及膀胱神经失去支配以后功能失衡、无法正常排尿的重要原因。由此能够看出,利用有效方式全面解决脊髓损伤之后膀胱功能障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病患生活品质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探究针对于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者开展早期针对性护理的有效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172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此其中女性患者共计18例、男性患者154例。年龄均值为47.62±3.65岁。从受伤位置来看:脊髓圆锥与马尾损伤共计12例、腰脊髓受损共计96例、胸脊髓受损者共计22例、颈脊髓受损共计42例。受试者通过影像学检查或者手术探查,证实存在脊髓受损现象,且所有患者合并程度不一的排尿功能障碍。

1.2方法

针对于脊髓损伤合并排尿功能障碍者,拟对其開展早期针对性护理,具体方法为:

1.2.1会阴护理

在本组内,所有受试者遵循医嘱留置导尿管导尿,定期夹闭。在早期相隔2h开放1次,此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逐渐加长夹闭时间,直至每4h开放1次。在病患留置导尿管期间内,院内医务人员每日都要对患者开展会阴护理,以避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污染导尿管。在开展此项工作过程中,应当有效查看患者尿道口情况。倘若发生尿管旁渗尿等等不良情况,应遵循医嘱马上开展处理工作。如有必要对患者更换新的导尿管。

1.2.2膀胱冲洗护理

针对于留置尿管的病患而言,应遵循医嘱对患者开展膀胱冲洗工作。具体冲洗液组成为:250ml浓度为0.9%的ns溶液+8万u庆大霉素膀胱冲洗,1日进行1次。目的在于全面祛除患者膀胱内沉渣,避免尿管阻塞。利用此法降低患者发生泌尿感染的概率。另外也要定期更换新的尿管,同时有效记录患者尿液颜色、具体量、性质情况。倘若发生异常,应当在第一时间上报医生,并做好处理工作。

1.2.3间歇性导尿护理

相关文献表明,如果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会加大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概率,进而引发膀胱容量降低。这种情况无益于患者膀胱功能顺利恢复。

在本组内,所有受试者于受伤后一个月开展间歇性导尿。同时医务人员利用有效方式全面训练患者的排尿功能。结合受试者实际情况,开展间歇性导尿工作,具体方法为:

倘若病患残余尿量>200ml,每天进行4次;若其残余尿量在150-200ml之间,每天进行3次;若尿量在100-150ml之间,每天进行2次;若患者残余尿量

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早期实施护理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