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05-09-15浏览:2941下载241次收藏

摘  要

 

本文从农村信用社实习的过程出发,通过对实习过程中接触的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现状进行分析,归结出现在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风险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其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索,并与国外农村.信用社的现状进行比较,然后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或减少风险的主要措施,最终达到提高信用社抵抗风险的能力的目的,提出一些对农村信用社发展前景的展望,以为结束。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对策

 

目  录

 

第一章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现状--------------------(4页-8页)

第一节  金融业经营风险的内容.---------------------(4页-5页)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经营的特殊性.--------------------(5页-6页)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6页-8页)

第二章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成因分析---------------(8页-10页)

第一节  金融市场定位的模糊性------------------------(   8页  ) 

第二节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8页-9页)

第三节  管理体制的波动性--------------------------- (9页-10页)

第四节  业务的分散性---------------------------------(  10页 )

第五节  员工的认知水平的局限性-----------------------(  10页 )

第三章  国际农村金融业的比较借鉴------------------(10页-12页)

第一节  管理体制上,可以借鉴德国的“金字塔”模式----(  11页   )

第二节  在国家对信用社的支持体系上可以借鉴美国-----(  11页   )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的保险体系可以借鉴美国-----------(  11页   )

第四节  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和收入结构上可以借鉴日本---(  12页   )

第四章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对策分析---------------(12页-14页)

第一节  国家政策的倾斜-----------------------------(  12页   )

第二节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  12页   )

第三节  建立农村信用评价体系-----------------------(  13页   )

第四节  深化改革,完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  13页   )

第五节  信用社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3页   )

第六节  加强信用社的管理---------------------------(13页-14页)

第七节  提高信贷人员的素质-------------------------(  14页   )

 

前  言

 

    我国经济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但是近年来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等的影响,它的发展速度受到了阻碍,为了扩大内需,我们从很多方面对许多经济现象进行了研究,但是很少有人认识到农村在我国经济中占的重要地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必须意识到农村的发展是我国扩大内需的主要方面,而相应的应该意识到必须研究主要为农业提供生产资金的农村信用社,只有农村信用社的健康,稳定发展,才.能为农产提供所需的大量资金。因此研究如何使信用社高效工作成了一个关键问题。由于体制、环境等原因,农村信用社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这严重阻碍了其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对其深入的研究,否则小则影响一家信用社的效益,大则影响整个农村信用社的声誉。  本文中我就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体制风险,管理风险,信用风险等进行了研究,基本上较清楚的阐述了信用社的风险问题,但是,由于本身知识的缺乏,理论体系欠缺,因此,不能完整的分析信用社可能存在的所有风险,而且对其中的环境风险等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希望能对信用社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人民的温饱问题,更是农民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所在.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资金的投入不足,以前国家对农业的扶持采取的是直接扶持的形式,即直接对农产品价格实行补贴等,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已经无法再大量的直接对农村投入,而是转变为间接的对农村投入资金。农村信用社作为有偿投入的机构正是发挥着这个作用——即把原来国家的直接的无偿的投入转变为现在信用社的间接的有偿的对农村投入。但是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定位不清,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营环境差,服务对象比较特殊等原因农村信用社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多种风险的存在阻碍了农村信用社发挥其提供间接有偿投入的作用,只有通过化解农村信用社的作用,才能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我拟就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种类,原因等进行分析,并相应的研究防范化解农村信用社风险的措施,以便对农村信用社更好的发挥其服务农村的作用有一定的帮助.

    1、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现状

     1.1  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内容.

    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指的是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而 造成的该金融机构的预期状况与实际可能 出现的偏差.它包括:

    1.1.1  经营环境风险。  经营环境风险指的是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动而给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

    1.1.2  国家政策风险。  国家政策风险指的是国家政策的变化,体制的变动等因素,给金融机构带来的经营上的困难,从而带来的风险.

    1.1.3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每个金融机构都会碰上的风险,指的是借款人,债券发行人或金融交易双方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履约致使金融机构投资人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涉及贷款的存放,表外业务,衍生金融工具等金融业务,如果金融机构不能按照足额收回金融合同约定的现金流,  那么对金融机构而言就面临着信用风险。

   1.1.4   经营机制风险。  指的是由于金融机构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以及组织机构体系,没有解决好产权关系等原因而危害该金融机构良性发展的风险.

   1.1.5  管理风险。  主要是指金融机构不依法经营以及无效的内部控制而产生的危害该金融机构良性发展的风险。

   1.1.6  流动性风险。  指的是金融机构掌握的可以用于即时支付的流动性资产不足以满足存款提现的要求,从而使金融机构丧失清偿能力的可能性.

    1.1.7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由于金融机构的业务人员在业务经营中渎职或失职而造成该机构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1.2  农村信用社经营的特殊性。

    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在许多方面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有着自己的特征。

    1.2.1  独立法人制。  这应是农村信用社区别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主要方面.虽然在过去,包括在96年之前归农行领导时,农村信用社一直沿用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的管理方法,但这既不利于信用社的自主经营,也不利于坚持合作制原则。现在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制改革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使基层社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组织的过程,即只有坚持基层社的独立法人制,才能真正坚持合作制原则,才能真正体现信用社的特殊性。

    1.2.2  合作体制。  农村信用社的合作体制和独立法人制度一样是农村信用社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他的定位不是很明确,但是农村信用社坚持走合作制的形式不管是从其自身的发展上还是从其为三农服务的性质上,都有其存在的基础。因此,合作体制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应该给予确定的.

&n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