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超声造影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
廖 涛,龚金玲,付赤学
子宫内膜癌也称子宫体癌,是发源于子宫内膜上皮的恶性肿瘤。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子宫内膜癌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及时诊断和早期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子宫内膜癌早期即可发生淋巴结转移,术前了解子宫肌层的浸润程度,明确分期,对选择手术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方法较多,包括细胞学检查、分段诊刮、经阴道超声( 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宫腔镜、核磁共振增强(cemri)、血清肿瘤标志物等。分段诊刮是最常用的确诊方法,可经过病理组织学确诊,明确病理类型,但无法对早期分型进行指导,且有创性操作使部分患者不愿接受。cemri扫描诊断准确性较高,但无法动态观察造影剂进出病灶。近年来,经阴道超声造影(transvaginal sonography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tvs-ceus)因安全性较高,且造影结束后可动态观察病灶增强及造影剂廓清后情况,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用于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 tvs-ceus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2016-03至2021-10武警江西总队医院、武警重庆总队医院和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的子宫内膜可疑占位性病变9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31~73岁,平均(47.6±10.5)岁,其中绝经前6例,围绝经期19例,绝经后71例,主要症状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所有患者在术前1周均行tvs-ceus和cemri检查。纳入标准:(1)诊断性刮宫或手术病理确诊为早期子宫内膜癌;(2)无严重心脏病等影响tvs-ceus安全的基础疾病;(3)无放、化疗史,无造影剂过敏等检查禁忌证;(4)家属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宫腔手术史,不能配合完成检查者。
1.2 仪器 选用ge公司 logiq e8 彩色多普勒成像仪,ric 5-9-d阴道探头,频率5~9 mhz及philips c8-4v,采取时间强度曲线 ( time-intensity curves,tic) ,机械指数0.06~0.19。 philips 3.0t超导 mri 扫描仪。各设备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来实施操作。
1.3 方法 (1)tvs检查:患者排空膀胱,tvs观察子宫大小,宫腔内部,病灶形态、大小、边缘、血供及附件等盆腔情况。(2) tvs-ceus检查:二维超声选择病灶最大切面作为观察面,相同深度的子宫肌层为参照点。随即切换到tvs-ceus模式,经肘静脉团注tvs-ceus剂sonovue(brocca,italy) 2.0 ml,根据病灶大小选择合适的取样框置于感兴趣区,持续观察180 s,动态存图120 s。利用参数-造影剂达到时间成像(parametri-micro flow imaging p-mfi)技术对造影剂灌注图像进行彩色编码,用不同颜色代表造影剂到达的不同时间,观察各个区域造影剂灌注的先后顺序。(3)cemri检查:适度充盈膀胱并去除金属、磁性物品,仰卧位,完成平扫+增强扫描。增强扫描下使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作为对比剂,经肘静脉注入的同时连续扫描。
1.4 观察指标和标准 (1)tvs检查:记录病灶与周围肌层组织对比的情况;tvs-ceus观察增强时间的早晚、增强强度的高低、廓清的快慢。机器自动拟合的tic:根据实时评估roi内tvs-ceus剂达到子宫肌层、病变部位的初始时间、达峰时间、消退时间、消退强度等辅助判断病灶与正常肌层组织的边界。(2)tvs检查、tvs-ceus检查及cemri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评估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病理诊断根据国际妇产科医师联盟(figo)的诊断标准:Ⅰ期子宫内膜癌为病灶局限于子宫体,其中 Ⅰa期为病灶肌层浸润深度
经阴道超声造影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
本文2022-10-27 16:28:43发表“医学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3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