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办案水平的思考
对提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办案水平的思考
执法办案是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履行行政处罚职权、规范城市管理行为的重要手段。当前,浙江省基本建成法治政府进入决胜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入攻坚期。全面提高基层一线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办案水平已成为急需解决和思考的问题。在此,笔者仅以自身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薄之见,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以期成引玉之砖。
一、善于观察,注重细节
综合行政执法机关所查办案件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群众举报,二是部门移交,三是执法检查,目前所查办的绝大多数案件来源于执法检查。因此,提高执法人员发现案件线索和案源的能力非常重要。作为执法人员要时刻注意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从平常的执法检查中发现不正常的因素,从复杂的表象中找出矛盾所在。一些多年从事执法办案工作的同志,就会在工作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比如在房产证件的执法检查中,会自然注意对比现场与产权证件是否一致,房屋用途是否与实际一致,从中发现违反规划许可建设、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房屋用途等案件;在日常市容巡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要能够在瞬间观察店招店牌、户外广告的设置按审批报备的是否规范,广告语是否合法,是否需要养护,从中发现擅自设置大型户外广告、户外广告设施未按依法批准要求设置、维修养护等案件;在利用“互联网”、无人机等非现场手段巡查过程中,在数百个监控端口中发现店门口摆放物品作业经营的店铺信息,及时准确发现城市道路上的各类实时情况,从中发现跨门店经营、占用城市道路、带泥运行等案件。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每一次调查取证,现场需要执法人员有明锐的观察力,确保证据确实充分,案件定性准确无误,个别重大、疑难案件甚至可以通过对当事人表情及眼神细微变化的观察,为发现有价值的证据提供调查方向。在工作和生活中,对与案件有关的事物,执法办案人员也要做到留心、留意,并且要做到有比较宽广的观察面,对于存在怀疑的事物更要仔细辨别,这样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所捕捉到的有关信息和情况就会多起来,发现的案件线索和案源也会多起来。执法人员要提高自己的观察水平,要注意把握好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瞬间、偶然性捕捉信息的能力;二是深入辨析,从细微处发现问题的能力,而要提高这两个方面的能力,也需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做一个有心人,刻意对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进行锻炼,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要深入学习研究综合行政执法职权,理清“三张清单”。
二、善于思考,注重逻辑
一般情况下,一个案件能否被发现,能否查办到底,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执法人员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执法办案人员,对任何涉及案子的问题都要有自己的主观见解和看法,要有自己独立的认识,如何保证这种认识和见解的正确性进而确保案件的正确查办方向,都依赖于执法办案人员的独立思维能力以及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注重逻辑思考和分析,一方面是借助于这种方式来发现问题,看某些现象是否存在问题,大体上主要看两点:一是在面上是否与有关法律规定相悖;二是逻辑上是否存在问题。以规划类案件为例,辖区有人擅自建设建筑物、构筑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中的规定相悖,就涉嫌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施工建设案;私人建房管控中,当事人仅提供的施工图纸复印件,在比对原件前,就能发现其中存在的超层、超高等情况,因为这些企图混淆执法人员视线的假图纸,往往都超出审批许可范围,执法人员在执法中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很明显逻辑矛盾。另一方面是办案人员通过逻辑分析安排出科学的案件查办顺序,拿出最佳查办方案,力求发现和保护最有力的证据,全面掌控案件现场,准确把握最有利的时机开展案件查办工作。执法人员要通过全面的思考,对当事人的心态进行深入的分析、正确的把握,要明确其违法行为被查获后最急于想做的是什么,掌握在案件查办各个不同阶段当事人心态的不同变化,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借助于相关证据,同案件当事人进行积极的心理较量,突破其心理防线,使其讲明案件事实,打开推进案件进展的突破口,加快案件查办进程。
三、善于归纳,注重提炼
提高执法办案水平,不能单纯以案论案,在案子查办完毕之后,一定要进行总结,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案件,是从何处入手查办的,如何合法收集充足的证据,调查取证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是此类案件调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当事人采取了什么方式隐蔽证据,阻碍执法办案。分析一下查办此类案件应着重调查哪些证据,从什么地方最容易打开缺口。就同一类型的案件进行比较,就不同类型的案件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区分出不同之处,并对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通过对大量相同类型及不同类型个案查办情况的汇总和对比,归纳出查办各类案件最为简便、有效的方式、方法,不断积累、沉淀、丰富办案经验,从而提高对各类案件的查办水平。
四、善于学习,注重融合
综合行政执法机关是国家行政执法的重要工作部门,负责大量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涉及到的有关法律知识量大、面广。搞好行政执法工作的前提基础就是对这些法律知识的了解、认识和融会贯通。在实际执法办案工作中,许多情况下,我们遇到的不仅是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有许多还会涉及到其它部门的规定以及诸多行业的专业知识,包括水利、环保、教育、防震减灾等,所以,执法办案人员要注意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唯有此,才能在执法办案工作中做到抓问题准确、办案思路明确、调查方向正确。
五、善于实践,注重积累
实践是提高执法办案水平的最重要的途径,法律知识再多,脱离了实践也是无本之木,提高不了办案水平。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因此执法人员要提高认识,转变思想,在主观上热爱执法办案工作,并积极投入各类违法案件的查办之中,在实际执法办案工作之中丰富经验、提高水平,通过实践提高应对各类违法当事人、各种复杂环境及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对各类案件的实际查办水平。通过长期实践执法办案工作,就可以总结出城市里各类街道分别容易出现什么市政公用案件,辖区哪些地方容易出现违反规划许可案件,对餐饮油烟、噪音污染等特定案件应从什么地方入手,什么样的地方是影响市容环境卫生案件的高发区,从而可以把握好整顿和规范城市管理的重点部位和着力点,在提高办案水平的同时,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让城市成为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作为综合行政执法人,笔者认为一定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按照车俊书记在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讲话要求,对标“重要窗口”、对标法治中国示范区、对标人民群众期盼,努力提高执法办案水平,争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开路先锋,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贡献力量。
对提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办案水平的思考
本文2022-02-23 16:59:29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29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