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22-02-05浏览:2118下载127次收藏

关于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政协年度工作安排,6月19日至22日,市政协环资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定边县、子洲县、清涧县和榆阳区就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分别听取了市林业局等相关部门的汇报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经调研组认真讨论,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xx森林城市建设成就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全市上下大力推进绿化造林工作,相继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绿化工程,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林木覆盖率由建国初的0.9%提高到33%,沙区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治理,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主要绿化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国家森林城市评价要求,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积极实施林业重点工程,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

我市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立市之本,坚持“南治土、北治沙”常抓不懈,启动实施了“三年植绿大行动”、“五年林业建设大提升”和“园林城市”创建等活动,森林资源总量由“十二五”初的2007万亩增加到“十二五末”的2157万亩,绿化水平显著提升,生态保护修复明显,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生态状况持续改善,森林资源管护体系日益健全,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山清水秀的底色更加鲜明。其中xx中心城区已建成城市公园5处,广场、街道、行政中心绿地27处,xx城区绿地总面积达3948.37公顷,公共绿地总面积679.05公顷,基本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7.7%、34.17%、16.66平方米,建成区主次干道道路绿化达标率76%,道路绿化普及率99%。

(二)水系生态治理加快,“榆溪”盛景逐步实现

借力沿黄观光路建设,无定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加快实施黄河、无定河等重要河流沿岸、重要水源地及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综合治理工作,在河流沿岸和重要水源地营造防风林、护岸林和水源涵养林,在土石山区河流两岸第一山脊线内,通过垒石造田,营造侧柏、紫穗槐等纯林。特别是对流经xx市区的榆溪河进行了重点治理,流域上游结合徳贷项目开展了水源地生态保护与治理工作,营造护岸林、水土保持林,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穿越城区段实施了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堤内形成自然生态景观滩地,堤外建成大型绿化景观滨河公园,形成了堤防沿线“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层次分明、一望无际”的榆溪河特色风光盛景,有效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能力。

(三)林业富民产业稳步发展,惠民能力不断增强

在主抓红枣主导产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核桃、山地苹果等经济林,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目前,全市各类经济林面积达400万亩,其中红枣170万亩、“两杏”80万亩、山地苹果65万亩、长柄扁桃40万亩、核桃32万亩、海红果5万亩,初步架构起红枣、“两杏”、核桃、山地苹果等独具特色的经济林果产业主框架,形成红、黄、绿各色相融的经济林果产业新形态,建立起集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新体系。在各项林业工程的带动下,苗木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市育苗面积达10万亩,年产各类苗木8亿多株,产值20多亿元。

(四)生态文化载体不断丰富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